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云南明德学校

云南明德学校

1926年,由云南回教俱进会振学社倡导,在昆明成立明德小学。1929年成立云南私立明德学校。其中包括普通小学、中学和阿文专修部三部分。中、小学课程按普通学校规定授课,并加设阿拉伯文、伊斯兰教义两门课程。阿文专修部以教授阿文经典为主,辅以少量中文教材。为培养回族人才作出贡献。1931年、1934年,曾先后选送纳忠等二批学生,赴埃及开罗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留埃学生回国后,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学术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并在国内培养了一批阿拉伯语的专业人才。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时局动乱,中学部自1933年起中断了7年。小学部和专修部也停办或迁走。1940年始复课,因日机轰炸,学校由昆明迁往嵩明县杨林镇老猴街。1942年迁回昆明。有学生及教职员工7—8百人。1946年,中学部迁入沿河路新建校舍,增设高中,1952年,改为昆明第十三中学,明德小学改为一小、二小、三小。

猜你喜欢

  • 羊骨卜

    占卜方法之一。流行于四川羌族地区。起源甚早。《元史·张庭瑞传》载羌人“生裂羊脾卜之,视肉之文理如何,则吉其兆。”明清时沿袭此俗。嘉靖《四川总志》记松潘地区风俗称:“炙羊膀以断吉凶。”道光《茂州志》亦有

  • 勃得本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勃得本为天祚皇帝※永昌宫下之一抹里。又,辽太宗※永兴宫下有一※

  • 贞祐通宝

    见“交钞”(875页)。

  • 差非

    亦作赛斐。满语音译,汉称木匙或木匕。东北满族及其他民族所普遍使用的一种食具。《三朝北盟会编》卷4有金代女真人使用此食具的记载。长约4寸,上锐下丰,削木而成,燎以火,曲其柄,佩于带上,用以代箸。

  • 勐吴

    见“夺木奢”(720页)。

  • 悉居半

    见“朱驹波”(792页)。

  • 罗桑图登热吉

    1797—1858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却藏呼图克图四世。四世(一作三世)章嘉呼图克图意希丹贝坚赞(又写作伊希丹毕扎拉参)之弟。出生于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却藏滩。初在却藏寺学经,后至西藏哲

  • 把什

    即“榜什”(2420页)。

  • 宽彻普化

    ?—约1365元朝宗室。又译宽彻不花。蒙古孛儿只斤氏。※忽必烈孙,镇南王※脱欢子。泰定三年(1326),封威顺王,镇武昌。致和元年(1328),应怀王图帖睦尔召,还京,翊戴怀王(文宗)即汗位,后还镇。

  • 长寿王

    高句骊国第20世王巨连(《魏书》称“琏”)的谥号。巨琏于晋安帝义熙九年(413,一作八年)继位,即位后第15年(427),将高句丽王都由今中国吉林省集安县迁至今朝鲜平壤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