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萨克

伊萨克

①(?—1780)清代新疆维吾尔族王公。哈密人。札萨克郡王玉素布次子。乾隆三十一年(1766),奉父命护送哈密移民500户赴伊犁屯田,授二等台吉。次年,父死,受命袭爵。三十六年(1771),偕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子丕尔敦入觐,获三眼孔雀翎。三十八年(1773),授领队大臣,赴伊犁掌维吾尔民屯田事宜。四十一年归籍。卒,子额尔德锡尔袭。 ②(?—1842)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库车人。固山贝子※鄂对孙。初为阿克苏阿奇木伯克。嘉庆二十一年(1816),因孜牙墩案获罪,降五品伯克。道光二年(1822),调任沙雅尔阿奇木伯克。六年(1826),因侄迈哈默特鄂对潜通张格尔,被削爵,袭所遗贝子品级。旋授阿克苏阿奇木伯克,七年,随清军讨张格尔和卓,授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从参赞大臣杨芳领兵追击。于喀尔铁盖山擒张格尔归,晋封郡王,授喀什噶尔帮办大臣,图形紫光阁。十年(1830),以浩罕伯克遣兵拥张格尔兄玉素普和卓入侵,踞喀什噶尔回城,围新城(今疏勒),参赞大臣札隆阿诬其通敌,被囚。乱平,受昭雪,诏居京师。越三年因病回籍。

猜你喜欢

  • 出车院

    西夏官署名。掌国家车具制造与作坊管理事务。夏仁宗时期已有设置。仁宗天盛时期(1149—1169)制订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列入国家机构等级的第五品,属末等司。

  • 伊拜

    1594—1658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赫舍里氏。世居斋谷。佐领拜思哈子。太祖时任佐领。天聪元年(1627),受命迎犒察哈尔部来附人户。八年(1634),至科尔沁部调兵随太宗征明。九年,擢正白旗蒙古

  • 喜喇穆呼尔至图固哩克驿道

    清代外蒙古驿道。由张家口驿站起北行,在内蒙古境内者18站,由第十九站喜喇穆呼尔起再北行,进入外蒙古土谢图汗部境,第二十台布隆,第二十一台叟吉布拉克,第二十二台托里布拉克,第二十三台图固哩克。全程400

  • 吐蕃

    唐代汉文史籍对今西藏之称谓。“吐”,一说系汉语“大”之唐音;“蕃”,藏族自称。亦指古代藏族政权。藏学界一般指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起,至9世达磨赞普时止。此后汉文文献虽偶有以吐蕃(或土蕃、特蕃)称之

  • 越质部

    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越质”初为部落之号,后以为氏。原居于平襄(治所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晋太元十三年(388),越质叱黎为西秦乞伏国仁破于平襄,其子越质诘归、弟之子复半及部落5千余人被俘。降西

  • 不忽木

    1255—1300元朝大臣。又作卜忽木、不灰木,别名时用,字用臣。其先康里部人。忽必烈侍从燕真之子。幼时,侍太子真金。师事太子赞善王恂、国子祭酒许衡,受赞誉,被誉为“有公辅器”。至元十三年(1276)

  • 支谶

    见“支娄迦谶”(268页)。

  • 三山浦

    古地名。即今辽宁大连市附近之三山岛。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太宗征高丽,命陕州和莱州刺史储粮械于此。

  • 赵福才

    ?—1832清道光朝湖南江华瑶族起义首领。湖南常宁县人。瑶族。道光十一年(1831)七八月间,与江华瑶族首领赵金龙策划推翻清朝统治,利用巫神符水为群众治病,策动瑶民参加瑶王赵金龙领导的反官府斗争,又深

  • 阿耆尼

    见“焉耆”(2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