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都立

伊都立

?—1753

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大学士※伊桑阿第三子。康熙三十八年(1699)举人。历任内务府员外郎中,办理内务府总管事务。雍正元年(1723),迁詹事府詹事,充日讲起居注官,历兵部左侍郎、律例馆总裁。二年,充会典副总裁,调刑部左侍郎。三年,署山西巡抚,擢云南总督,旋以总督衔仍留任山西巡抚。奏准遇青黄不接时,碾米减价平粜,秋收补买还仓,救济灾民。又疏言治理涧河之法。五年(1727),以山西巡抚任内办事违例被革职,差往鄂尔坤图拉处督理种地。七年,奉命办理大将军傅尔丹营粮饷,授额外侍郎。十三年(1735),以侵蚀军粮罪,拟斩,奉旨监候。乾隆七年(1742)获释。

猜你喜欢

  • 虞娄部

    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一说“虞娄”即“挹娄”转音。居地历来众说纷纭,大体在今兴凯湖以东至日本海之地(一说在乌苏里江左右,或说在黑龙江省依兰县至富锦县一段的松花江流域)。约在渤海王大

  • 留吁

    春秋时赤狄的一支。分布在今山西长子、屯留一带,东部为赤狄潞氏、铎辰等部的居牧区,周围有晋人居住,奉潞氏为盟主。周定王十三年(前594),晋败赤狄诸部于曲梁(今河北鸡泽),灭潞氏,遂失依靠。翌年,并于晋

  • 耶律大石

    1087—1143字重德。契丹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西辽王朝创建者。辽天庆五年(1115)中进士,擢授翰林应奉,迁翰林承旨。契丹语以翰林为林牙,故称大石林牙。历任泰州、祥州刺史与辽兴军节度使。

  • 辽山

    古山名。见于《汉书·地理志》。唐代仍有其名,为高句骊境内之山,古辽水(即小辽水,今浑河)源出之地。今一般认为即今辽宁清原县东北之三通背岭(满语称果勒敏珠敦岭,旧亦曰长岭、线岭、涵德岭)。

  • 牛王节

    土家族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过此节。传说土家士兵在一次征战中,途遇河水暴涨,涉水难行,恰有水牛游来,大家拉着牛尾巴过了河。人们遂定此日,即四月十八日为节。杀猪祭祖,宴请宾客。女儿回娘家,女婿拜岳父母

  • 驼运

    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有着悠久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主要是驼运。在蒙古国建立之前,弘吉剌、孛思忽儿、克烈、塔塔儿、汪古等部,即使用之。成吉思汗征服西夏,亦获得了骆驼,以之驼

  • 欧拉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甘肃玛曲县境内黄河之南,东接乔考部落,东北临佐盖尼玛部落,西北抵青海省果洛。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仅有7至8户,后因人口渐增,分为苏乎钦、苏乎娘两部落。清末民初从青海同仁县、黄河南蒙

  • 袍达夫人厥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其中三宫设有闸撒。袍达夫人厥只为辽圣宗※兴圣宫下之一闸撒。

  • 银顶寺

    见“海努克庙”(1941页)。

  • 周暐

    1847—1924清末民初纳西族教育家和诗人。号兰坪。云南丽江石鼓人。中年考取秀才,42岁方中举,对科举不满,为开阔视野,赴南洋考察实业,在新加坡任华人家庭教师。归国后,任大理、弥勒等县教谕。回乡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