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笛箫
侗族传统管乐器。流行广西三江、龙胜,贵州玉屏、黎平、榕江、从江,湖南通道等侗族地区。用多年水生竹加工而成。竖吹,有簧片哨口,6孔13度音,可以循环换气,一气奏成一曲。尤以玉屏所产最为著名,已有数百年历史。其材料不为虫蛀,不干裂变形。音质优美,表现力强。以雌雄配对为上品。雄者浑厚雄亮,高昂奔放;雌者柔润娓婉,含蓄悠扬。雌雄并奏,谐调动听,情趣盎然。是朋友恋人互相馈赠留念的珍品。民间有“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的赞语。曾获国际金奖与银奖。现出口英、法、日、美、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侗族传统管乐器。流行广西三江、龙胜,贵州玉屏、黎平、榕江、从江,湖南通道等侗族地区。用多年水生竹加工而成。竖吹,有簧片哨口,6孔13度音,可以循环换气,一气奏成一曲。尤以玉屏所产最为著名,已有数百年历史。其材料不为虫蛀,不干裂变形。音质优美,表现力强。以雌雄配对为上品。雄者浑厚雄亮,高昂奔放;雌者柔润娓婉,含蓄悠扬。雌雄并奏,谐调动听,情趣盎然。是朋友恋人互相馈赠留念的珍品。民间有“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的赞语。曾获国际金奖与银奖。现出口英、法、日、美、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西夏官职的党项语称谓。景宗元昊显道二年(1033)立官制时,蕃官名号有:宁令(大王)、谟宁令(天大王)、丁卢、丁弩、素斋、祖儒、吕则、枢铭等。毅宗奲都六年(1062)增设昂聂、昂星、谟固、阿泥、芭良、
清代八旗满洲、蒙古众生员参加乡试、会试另行张榜公布中式者名次。①顺治八年(1651),京旗士子始参加顺天乡试,卷试满文。取中举人:满洲50名,蒙古20名,另为一榜张挂。九年,会试、殿试,依例蒙古归满榜
书名。又称《左宗棠全集》。清左宗棠撰。杨书霖编纂。全书109卷、卷首载本传、神道碑、墓志铭。另有奏稿64卷,谢恩折2卷、书牍26卷、文集5卷、批札7卷、诗集、联语、说帖、咨札、告示等5卷。别有张大司马
唐初吐谷浑之一部。唐贞观九年(635),唐廷遣李靖等率军击败吐谷浑,西路军进逼且末一带(塔里木盆地东南),吐谷浑王※伏允及其次子退走于阗,转迁鄯善,以鄯善为中心,成为西部吐谷浑,后附于吐蕃。参见“吐谷
西夏景宗李元昊年号,1038—1048年,凡11年。
即“妣吉”(1260页)。
见“和硕特西左翼后旗”(1453页)。
见“萧”(1989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亦作哈鲁所。永乐四年(1406)月设。
清代在台湾近山险处设置的“防番”机构。接近台湾内山耕民(包括汉人和称作“熟番”的高山族人村寨)常遭“生番”(居于内山的高山族人)外出滋扰,为保护生命、田园及牛只,相继建置关隘防范,往往设于山脚险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