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傅鼐

傅鼐

?—1738

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富察氏。字阁峰。初官侍卫、镶黄旗汉军副都统。雍正三年(1725),由兵部右侍郎调盛京户部侍郎。任内请选户部贤能章京协办盛京仓监督,以稽出入数目情弊、防止亏缺,被采纳。同年,因交结、庇护隆科多,收受浙江粮道江国英贿银万余两,发遣黑龙江。九年(1731),召还,授参赞大臣,赴北路军营协助大将军马尔赛。十年(1732),喀尔喀亲王策凌于额尔德尼昭败小策凌敦多布,致其军遁至推河。他力主合击,马尔赛持不可,乃自率军追击,得辎重、牛羊以万计。十二年(1734),同内阁学士阿克敦宣谕噶尔丹策零,历时半载,划定其游牧界。十三年,署兵部尚书,寻授刑部尚书兼理兵部。乾隆元年(1736),请简熟悉律例大臣修改《法律集解附例》,辑纂成书颁行以昭划一;后以勒借商银,夺官。旋署兵部尚书。二年,授满洲正蓝旗都统。三年,因违例误给署参领和德等俸,被发往军台。

猜你喜欢

  • 松饼

    朝鲜族传统食品。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卸下上元禾竿谷,作白饼。大者如掌,小者如卵,皆作半壁样,蒸豆为馅。隔铺松叶于甑内,蒸熟而出,洗以水,涂以香油,名曰松饼”。今做馅的品

  • 踩堂

    仡佬族丧葬习俗。埋葬死者之前举行的一种舞蹈仪式。多在安葬前一日行之。舞者三人一组,分别吹芦笙、打钱竿、舞丝刀,边跳边唱。盛行于贵州遵义、仁怀等地。

  • 鄂勒哲依图鸿郭斡妣吉

    明代蒙古贵妇人。初嫁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子哈尔古楚克鸿台吉。机智美丽,为人忠贞。明建文元年(1399),因佞臣浩海达裕挑拨,丈夫被夫兄额勒伯克汗杀死,自己亦被可汗霸占。为报夫仇,以计诱浩海达裕入

  • 尹吉

    见“引者”(399页)。

  • 予成

    ?—485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通典》作“子成”。郁久闾氏。※吐贺真子。北魏和平五年(464),父卒,继位,号“受罗部真可汗”(意为惠王)。仿中原王朝制度,建年号永康,为柔然汗国建年之始(一说450年

  • 旺泽·才旺拉加

    1884—1950青海玉树囊谦千户。藏族。光绪十六年(1890),于结古会盟时,控诉川边德格土司,强索支应及抢掠囊谦事,经川、甘派大员查办,令德格土司赔偿银两,并饬各守界址,不得越境滋事。1914年,

  • 夏河

    地名。因河得名。藏语称“桑曲”。即今甘肃夏河县,土名“拉卜楞”以拉卜楞寺得名。位于大夏河上游,东接临夏,西南连碌曲县,东南邻临洮、卓尼,西北界青海黄南自治州。古为藏族所居,清初蒙古入其地,呈汉、藏、蒙

  •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

    1801—?清代高僧。藏族。出生于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丹增部落。6岁被认定为惹卜察奇合日寺桑丹林静修院智观巴·洛桑喜饶转世,迎请坐床。9岁于拉卜楞寺从阿莽·贡乔坚赞法师钻研内典,兼习诸明,举凡显密义理

  • 盖色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意为“有酬劳”。专指为主人饲养猪的人役。一般由主人派给大、小母猪若干头让苏龙户独自饲养,各头产子允许一次性的留一小猪作酬劳,其余均属主人所有。猪

  • 玛甲玛

    傈僳语音译,亦称“玛甲伯”,意为“为死者指路”。旧时云南怒江等傈僳族祭奠死者的仪式之一。当有人去世时,丧家用猎枪向天空鸣放三枪以报丧,同村寨的人听到枪声便自觉前去帮办丧事。先替死者洗澡、梳头和换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