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人诸姓
或称内姓。鲜卑始祖拓跋力微时(220—277)或其前后,外部落诸姓内入者。拓跋部在战胜或兼并外部落之后,外部诸族就可能成为内姓,即其部落集团新成员。据《魏书·官氏志》载,内入诸姓有75姓(一说68姓)。其族属甚为混杂,其中贺赖氏、独孤氏、须卜氏、丘林氏、破六韩氏、宿六斤氏,属于匈奴族姓;乞伏氏、解枇氏、奇斤氏、贺拔氏、屋引氏、俟利伐氏,属于丁零、高车族姓;阿伏干氏、叱吕氏、尔绵氏属于柔然族姓;乌桓氏、薄奚氏、莫舆氏、素黎氏、吐谷浑氏、匹娄氏、吐伏卢氏、莫那娄氏、素和氏属于乌桓及东部鲜卑族姓,其他还有不少属于东西方诸族之姓。随着拓跋氏势力扩大,四方诸姓不断向内姓转化,而内姓也逐渐分化,形成※勋臣八姓,与宗室关系日益加深,这既增强了拓跋部实力,促使其从部落集团向国家过渡,也削弱了氏族组织,使地域关系逐渐取代血缘关系,分土定居,始同为编民。
附内入诸姓(七十五姓)表
原姓氏 | 后改姓氏 | 原姓氏 | 后改姓氏 |
丘穆陵 步六孤 贺 赖 独孤氏 贺 楼 勿 (万) 忸于 是 连 仆 兰 若 干 拔列 (兰) 拨略 (拔略) 若口引 叱 罗 贺 葛 是 贲 普陋茹 阿伏于 (干) 可地延 乞 扶 阿单 (可单) 俟几 (侯几) 贺 儿 吐 奚 出连氏 庾 贺 拔 | 穆 陆 贺 刘 楼 于 连 仆 苟 梁 略 (苏) 寇 罗 葛 封 茹 阿 延 扶 单 几 儿 古 毕 庾 何 | 阿鹿桓 他骆拔 薄 奚 乌 丸 素 和 吐谷浑 胡古口引(古引) 贺 若 谷 浑 匹 娄 俟力伐 吐伏卢 牒 云 是 云 叱 利 副 吕 那 如 罗 沓 卢 嗢石兰 解 (枇) 奇 斤 须 卜 丘 林 大莫干 尔 绵 | 鹿 骆 薄 桓 和 吐谷浑 侯 贺 若 浑 娄 鲍 卢 云 是 利 副 那 如 沓 石 解 奇 卜 林 郃 绵 |
叱 吕 | 吕 | ||
莫那娄 奚斗卢 | 莫 索 卢 | 盖 楼 素 黎 | 盖 黎 |
猜你喜欢
西蒙古王公会议
民国初年西蒙古王公反对库伦“独立”的会议。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主宣布“独立”,遭到蒙古族各阶层的普遍反对。1913年1月23日,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13旗王公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召
浯勒札河之役
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成吉思汗)联合克烈部配合金军击败塔塔儿部的战役。又作“斡里札河之役”。承安元年(1196),金遣丞相完颜襄统兵征讨塔塔儿部。塔塔儿部兵败龙朐河(今克鲁伦河),余众逃往浯勒札河(今
高山族收获祭
台湾高山族传统的农事祭仪。通常分为摘穗祭和报谢祭两段举行。各地祭仪不一,如曹人称收获祭为“冒卡瑶”,祭仪开始第一天先斋戒,第二天禁外宿,第三天洗涤衣服、器具,第四天携带酒、肉、糕等祭品至田间祭粟神并摘
吴老乔
明万历年间布依族苗族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阿伦”(1192页)。
阿力麻里古城
位于今新疆霍城县城东北约45公里克干山南麓,克干河流经古城东南。周长约25公里,城垣及城内建筑均毁。出土有无孔金、银币,银币上铸有阿拉伯文,为回历727年(1327)所铸。遗存石刻上刻有十字架及叙利亚
定乡
地名。亦名壤城。原名乡城。东界稻城,南接云南中旬,西毗德荣、巴安,北至理塘。原为理塘土司属地。光绪二十三年(1897),瞻对番官作乱,该地喇嘛背叛土司,聚兵往援,为官兵所阻。又诱杀理塘守备,川督派兵征
大屯城
见“伊循城”(806页)。
大通
县名。在青海西宁市北部,湟水上源北川河流域。秦汉之际为匈奴右地。汉武帝时属临羌县。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左右,设长宁县,属西平郡管辖。十六国至隋初为吐谷浑地。唐为吐蕃所据,后归唐,由张议潮统辖。北宋
顺义王部
见“土默特万户”(72页)。
朵罗台
元朝将领,唐兀氏。著名弓匠小丑之孙。曾从万户也速䚟儿、玉哇赤等累战有功,授前卫亲军百户。积官昭信校尉、芍陂屯田千户所达鲁花赤,后以病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