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刀正综

刀正综

1822—1864

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刀太康之子。道光十三年(1833),原宣慰使刀绳武携印潜逃后,十四年,清廷应其父之请,委其为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缅甸木梳王朝既而委任其弟刀承琮为副宣慰使。二十年(1840),木梳王孟坑强召其入侍,以清廷职守,不克离职,遗使贡献,被扣留,被迫避居橄榄坝。孟坑遂借机改委诏糯钪为宣慰使,并进攻景洪。二十二年(1842),木梳王挟持诏糯钪率军侵入车里,屠杀司署职官,掳掠人民,抢杀汉商,并监禁赴阿瓦的副宣慰使刀承琮母子。刀正综数备银往赎,直至二十四年(1844),承综母子始被释归。咸丰九年(1859),因加重人民负担,勐腊、勐捧、勐满等地人民起事,攻入易武街。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义军进入,授以封号。三年,受清政府命率兵援清军攻击思普一带起义军,至麻栗坪之大力士山脚,被义军伏兵刺杀身亡。

猜你喜欢

  • 北辽宣宗

    见“耶律淳”(1304页)。

  • 南山部

    党项羌部落名称。唐初,吐蕃兴起后,原居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的党项羌,受其威迫,在唐政府协助下向西北地区迁徙,迁居在陕北横山一带的党项羌部,因横山一称南山,故名。

  • 曲吉札巴班觉

    ?—1738清代青海郭隆寺活佛。为郭隆寺(后称佑宁寺)五大活佛之一,即王呼图克图一世。出生于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小寺村。初在郭隆寺学经,参加巡回辨经,敏于思索,取得“格西”学位。康熙五十五年(1

  • 布央依

    参见“布越”(462页)。

  • 契翰部

    亦称契汗、唾契汗。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鲜卑之一支。初为部落名,后以为氏。居罗川(今青海湖东),与罗川北之鲜卑乙弗部相近,风俗也同,其地多狼。早在南凉秃发乌孤继立前,即臣属于秃发鲜卑。南朝刘宋永初二年(西

  • 南诏圣明文武皇帝

    见“隆舜”(2136页)。

  • 大金寺

    四川甘孜地区※霍尔13寺之一。建于明末清初。寺址初建于甘孜绒坝岔打伙沟,康熙元年(1662)昂燃杰迁寺于让来塘。自康熙(1662—1722)年间始,在西藏地方政府及达赖喇嘛操纵下,势力不断扩大,占有大

  • 宁道务

    唐代少数民族地方官员。岭南道钦州人。族属乌武僚(壮族先民)。出身钦州豪门大酋。唐宁越郡都督※宁长真之孙。唐天授至天宝年间,先后被朝廷委任龙州、爱州、郁林州牧,后擢新州、封州刺史。卒于任上,归葬故里。

  • 塔旺布里特甲拉

    见“塔旺布鲁克札勒”(2163页)。

  • 玛拉

    1632—1692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纳喇氏。尚书尼堪从子。初袭三等轻车都尉。顺治七年(1650),任户部副理事官,累迁理藩院郎中。康熙十四年(1675),奉命赴蒙古科尔沁、翁牛特、巴林、敖汉、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