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乃
见“耶律古乃”(1308页)。
见“耶律古乃”(1308页)。
见“鞑靼”(2488页)。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七等奉恩镇国公的别称和前称。崇德元年,立※镇国公爵。自此时起至十二等封爵施行期间(1636-1747),镇国公一爵,原有入与不入※八分之分。其制以由固山贝子依例降袭镇国公者,皆入
?—510北魏宗室。字虎儿。鲜卑元氏(拓跋氏)。太武帝※拓跋焘曾孙,南安王※元桢子。史称其“性识聪敏,博闻强记”,善骑射,解音律,微晓医术。孝文帝时,为平北将军、武川镇都大将、假魏公。迁都督梁益宁三州
东晋十六国时北方部落名。《北史》作“日拔也稽”。一说为匈奴余部,一说属敕勒族,即为《隋书·铁勒传》中的拔也古部。游牧于柔然西北,士马强壮,“国尤富强”。北魏天兴五年(402),举兵攻击柔然首领社仑,大
即“蒲察通”(2320页)。
①明初云南寻甸女土官。彝族。所属,南诏时为寻甸部,大理时改称仁德部,世居寻甸(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洪武十七年(1384),袭职,为寻甸军民府土知府。二十三年(1390),在辖区内置木密关守御千
辽代契丹大字、汉字墓志。又作“故北宰相萧公墓志铭”。1965年出土于辽宁省法库县柏家沟乡前山村。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志石为一合。志盖正面刻汉字篆书3行9字“故北宰相萧公墓志铭”,背面中间刻契丹大字15行
元朝大臣。回回人。云南行省平章※赛典赤·纳速剌丁次子。官至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在泉州、兴化兴办学校,购置学田,修建金鸡、南台、相额、营头、下辇、金溪六座桥梁。将兴化、蒲田、国清等县海塘拨给贫民,改造为田
?—1852清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春梓子。嘉庆(1796—1820)中,其父以疾离任,遂署理土司事务。嘉庆十八年(1813)父卒后,正式袭临洮卫指挥使职,兼理土司事务。
1784—1851清宗室、大臣。镶白旗人。和硕肃恭亲王永锡子。嘉庆十年(1805),封不入八分辅国公,赏头等侍卫。历署镶黄旗蒙古副都统、正蓝旗宗室总族长、内阁学士、銮仪使等。二十二年(1817),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