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良
纳西族著名女歌手。云南丽江一区下束河村人。嫁夫于大研镇庆云村。出身贫困,在旧社会饱尝阶级压迫和封建主义婚姻的痛苦。自幼对民歌十分热爱,有惊人的记忆力,15岁开始对歌活动。具有强烈的反抗斗争精神,不顾旧社会封建礼教的束缚,经常利用生产劳动,走亲访友和节日活动,与歌手们对歌。经过不断的实践提高,成为著名歌手。能记诵纳西族的传统古调、大调多种,并能独自创作。以演唱妇女悲歌驰名。
纳西族著名女歌手。云南丽江一区下束河村人。嫁夫于大研镇庆云村。出身贫困,在旧社会饱尝阶级压迫和封建主义婚姻的痛苦。自幼对民歌十分热爱,有惊人的记忆力,15岁开始对歌活动。具有强烈的反抗斗争精神,不顾旧社会封建礼教的束缚,经常利用生产劳动,走亲访友和节日活动,与歌手们对歌。经过不断的实践提高,成为著名歌手。能记诵纳西族的传统古调、大调多种,并能独自创作。以演唱妇女悲歌驰名。
西夏官署名。管理佛教事务的功德司之一。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与出家功德司共设6国师合管,另单设4副、6判、6承旨、2都案、6案头。
亦称伊斯兰教历。中国旧称回历或回回历。参见“回回历”(781页)。
见“永兴宫”(636页)。
少数壮族自称。意为“边地居民”。分布在广西防城等中越边境地区。参见“壮族”(888页)。
亦作多罗机按班。官名。满语音译。“多尔机”,意为“内”、“中”、“内部”等。加“衙门”,为“多尔机衙门”,即清廷中枢机构一内阁。加※“笔帖式”,成“多尔机笔帖式”,即“中书”,掌金册、银册、诰、敕、内
独龙语音译,意为“作了记号,有了主人的土地”。详见“号地”(550页)。
参见“科布多”(1674页)。
1739—1804清代青海佑宁寺活佛,即王呼图克图二世。土族。生于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拉东村。乾隆三年(1737),王呼图克图一世曲吉扎巴班觉圆寂后,被认定为其转世灵童,迎入佑宁寺,在显宗札仓学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欲主为※乙室部下之一石烈。
548—627隋朝大臣。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字弘大。北齐时为高平王文学,北周时,任定州(治今河北定县)总管杨坚记室。入隋,迁给事郎等职,参加讨伐陈朝之役,撰有《隋开业平陈记》。开皇十年(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