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咸同起义

咸同起义

清代贵州苗族大起义。因发生在咸丰五年至同治十二年(1855—1873)之间,史称“咸同起义”。参加起义苗民达百万之众,遍及贵州东、东南及中部150余州县,延续达18年之久,是清代最大的一次苗民起义。苗民称之为“十八年反政”或“张秀眉反政”。咸丰五年(1855),台拱厅(今台江)※张秀眉、※包大度、李鸿基、张开格、潘老冒等受白莲教及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不堪满汉地主、官吏、高利贷者及商贾的盘剥与压榨,于三月十五日,以民间议榔形式在掌梅尼聚众举兵。攻台拱万城及清军汛堡。丹江、三穗等地苗民纷起响应。五月,都匀苗民※柳天成、金干干和贵定苗民※潘名杰等先后起义。六年十月,张秀眉起义军攻克丹江、凯里、黄平、施秉、清江、台拱等城。七年,与汉族号军及侗、布依、水等起义军联合,攻克瓮安、平越、荔波、古州、镇远、天柱等县城。起义军以台拱、丹江、清江、清平、黄平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及农民政权。惩治贪官污吏、地主豪强等,把没收的土地分给贫苦农民。每年收成除部分供作军需外,其余归耕者所有,不交粮纳税。起义军管理墟场集市贸易,社会秩序井然。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清政府调集官兵全力镇压苗民起义军。四年,湖南巡抚李翰章派兆琛、李元度、周宏印等率湘军分道入黔。苗民起义军与侗族起义军采用突击战术,收复镇远、天柱,转攻铜仁松桃,直入湘西,破麻阳、沅州、晃州、黔阳、会同、靖州等城。六年(1867),清廷改派席宝田统帅,以枪炮装备湘军,围剿起义军。苗、侗义军退回贵州。七年,由于号军和侗族义军的失利,苗族义军处于孤军抗敌的境地。八年,席宝田集中湘、黔、川三省兵力分3路向苗族起义军发动总攻。三月,包大度率领义军在黄飘战役中大捷,歼清军2万余人。九年,清军攻占施洞口及台拱,进逼都江、八寨、麻哈。十年,丹江、凯里失守,张秀眉、杨大六、包大度等退守雷公山。十一年(1872),湘黔官军合围雷公山,张秀眉以10万义军在乌鸦坡与清军决战。包大度、九大白、九松等将领先后牺牲。四月,张秀眉、杨大六在乌东与清军肉搏,不幸被俘。余部由李鸿基率领退守古州、下江、荔波一带,继续战斗。十二年(1873),起义军将领全部牺牲,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策妄阿拉布坦

    1665—1727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号卓里克图珲台吉。绰罗斯氏。※僧格长子。康熙九年(1670),以父被杀,与弟索诺木阿拉布坦、丹津鄂木布附牧于叔父噶尔丹。二十七年(1688),索诺木阿拉布坦被

  • 姚显

    ?—413后秦将领。字子章。羌人。后秦主※姚兴弟。初以司隶校尉佐姚兴。皇初元年(394)姚泓被立为太子后,曾受命与中书令姚晃同辅太子,入直西宫。后拜卫大将军。弘始十年(408),曾统军2万,节度诸军攻

  • 刀歪孟

    明代云南陇川傣族首领。明朝平定麓川之初,即行归附,任陇川宣抚司(治今云南陇川县西南巴弄)同知,正统十二年(1447),以原宣抚使恭项肆杀无辜,刻虐人民,致使陇川为乱。明廷以其为群众信服,命代为宣抚使。

  • 宣靖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四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镀金银印。泰定三年(1326),成吉思汗叔答里台后裔买奴受封。

  • 闼卢摸末

    唐代吐谷浑王子。可汗※诺曷钵与弘化公主次子,※慕容忠弟。受唐封右武卫大将军、梁汉王。唐永徽三年(652),母弘化公主为其向高宗请婚,获允,帝以宗室女封金明县主妻之。

  • 蒙古细腰鼓

    见“蒙古杖鼓”(2332页)。

  • 南充国县

    古县名。东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将原充国县南部境土析出置此县。成汉时(304—347),又将西充国县并入。因其初为“蛮夷”之地,故加“国”字。南朝梁时改为南部县,即今四川南部县地。

  • 保亭

    地名、县名。黎族主要聚居区之一。据说清光绪十三年(1887)前后,广西提督冯宫保(冯子材)领兵至此,在该地建一亭;一说并无建亭事,但曾停驻于此,因名。原属陵水县一辖地。民国二十一年(1932)后,国民

  •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西南,历属扎布让宗管辖。1693年(藏历水鸡年),扎布让宗所立户口、税收簿册,载明此地缴纳之差税项目、数量及户主姓名。1865年(木牛年),该宗所立差税册亦有如上述项目之记载。

  • 奥布

    旧时鄂伦春族平均分配猎获品的一种方式。鄂伦春语音译,意为“股”或“份”。鄂伦春族的※乌力楞在由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向个人占有猎获品过程中,集体狩猎组成若干※阿那格进行,猎获品按参加猎手人数平均分成若干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