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密农民起义

哈密农民起义

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武装斗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哈密维吾尔族农民因不堪忍受哈密王沙木胡索特的沉重差役,在札加甫兄弟带领下围攻王府,要求脱离哈密王统治,改隶哈密厅直辖。不久被清政府镇压,领导人被害。1912年初,由于辛亥革命和伊犁起义的鼓舞,在铁木耳的领导下再次举行武装起义,反对哈密王的封建农奴制度。在巳里坤汉族人民的协助下杀死镇台易盛福,又与吐鲁番农民起义相配合,击败军阀袁大化的军队。后因受军阀杨增新的诱骗,接受“招抚”,起义失败,翌年铁木耳及属下200余人被害。1931年初,哈密小堡群众因不满当地守卡汉族军官强娶维吾尔族女子,于2月27日尽杀小堡守卡官兵,再次发动起义,附近维吾尔族农民纷纷响应,攻击各地驻军。军阀金树仁派兵镇压,义军邀甘肃回族军马仲英部进援,双方相持数月,后由于内部不睦,马仲英返甘肃,而义军领导权又被原哈密王府的头目篡夺,使起义蜕变为复辟王制的暴乱,不久失败。

猜你喜欢

  • 海陵王

    见“完颜亮”(1145页)。

  • 伯笃鲁丁

    元朝大臣、诗人。汉姓鲁,字至道。回回人。先世大食(今阿拉伯)人。至治元年(1321)进士。至元元年(1335),由礼部侍郎迁秘书太监。二年,出任浙东海右肃政廉访副使,曾修复浙东永嘉石门洞书院,告诫诸生

  • 胡塔梁

    见“骨咄”(1660页)。

  • 中爱

    即“钟根”(1666页)。

  • 开平卫驿站

    明代蒙古地区驿站。洪武二年(1369),改元上都路置卫(治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卫内设8驿,东有凉亭、沈河、赛峰、黄崖4驿接大宁,西有桓州、威虏、明安、隰4驿接独石。后开平废,8驿亦为弃地。

  • 马仁

    僜语音译,意为“当家人”、“头头”。解放前僜人社会中的蓄奴主。占有较多的土地、铁质工具等生产资料,普遍多妻。除少数外,一般都参加少量劳动,与家庭其他成员和奴隶共住一个长屋,吃穿无甚大差别。对妻子和奴隶

  • 孟广军民长官司

    见“者样军民长官司”(1349页)。

  • 南甸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南甸路军民总管府,南甸之名自此始,意即“腾冲府南部之郊”。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南甸府。永乐十一年(1413),降为州。宣德三年(1428),麓川

  • 萨英额

    清朝官员。满族。字吉夫。道光(1820—1850)时,官吉林将军衙门主事。著有《吉林外记》10卷。因系亲临实地调查,广为搜集整理,对研究吉林史地有一定参考价值。

  • 嘎仙洞

    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东侧的一个天然石洞。“嘎仙”,亦作“嘎珊”、“嗄新”、“嗄辛”等,鄂伦春语音译,词义未详。一说为满语音译,意为“屯”或“乡村”,昔对鄂伦春族居住的自然村(屯)之称呼。该洞位于内蒙古鄂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