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国语骑射

国语骑射

指满语和马步箭之功。清代帝王提倡满族人等勤加学习的口号,从而定为基本国策。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太宗皇太极继承汗位后,竭力遏制满洲人逐渐汉化,以金代世宗的政典为范,教诲本族人遵循旧制,毋忘语言、武备。顺治(1644—1661)后,满洲统治者不时宣教武功克捷恃骑射,认为它与满语乃“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并作为八旗官兵人等升迁、录用的重要依据。至雍正(1723—1735)时,世宗胤禛于八旗子弟中分别设立训练专营,每日练习骑射、骗马、满语及蒙古语。乾隆(1736—1795)间,更以国语骑射诸要旨刻碑,立于禁中“箭亭”和八旗教场。然满语之式微,弓矢为精良武器所代替,乃大势所趋。嘉庆(1796—1820)前后,这项政策便成为一纸空文。

猜你喜欢

  • 阿尔巴甫

    清代新疆塔吉克族官名。塔吉克语音译,意为“千户长”。与维吾尔语职官明巴什相似。每庄设1人。每2—3年更换一次。由群众提名,※阿尔钦(塔吉克地区首席长官)任命。凡获取其职位者,都要给阿尔钦送礼,至少送一

  • 蒙藏事务局

    旧官署名。北洋政府时掌管蒙古、西藏等地少数民族及宗教事务的机构。1912年5月,在内务部下设蒙藏事务处由原归化城副都统文哲珲任总办。7月,改为局,直隶于国务总理。任命姚锡光为副总裁,暂署总裁。9月,任

  • 打牙仡佬

    古族名。又作打牙革老。明代至民国间对部分※仡佬族之称呼。以有凿去牙齿之习俗得名。一说以女子将嫁先打去二齿以防折损夫家,一说为了美观。另论双亲死,子媳各去二齿投棺中以示诀别。主要分布在黔西、平远(今贵州

  • 勐吴

    见“夺木奢”(720页)。

  • 敖洛克腾

    清前期鄂温克族部落头人。清崇德年间(1636—1643)至康熙二十年(1681),清政府陆续编鄂温克旗、佐。康熙六年(1667),清政府按八旗制,将其属下2134名壮丁,按原有氏族,编为29个佐领。康

  • 小翁

    见“大翁”(77页)。

  • 渔阳郡塔

    见“蓟县白塔”(2317页)。

  • 诏钪勒

    1617—1669明末清初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室利稣坦玛之子。明崇祯十二年(1639),父卒,嗣职。明亡,向清朝献金归顺。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

  • 甘珠尔瓦呼图克图五世

    1914—1978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多伦诺尔寺活佛。出生于青海安多藏区。三岁时被选定为甘珠尔瓦呼图克图四世转世灵童。入青海色尔寺。5岁开始正式学经,9岁在经师指导下专习甘珠尔经。11岁由阿旺彦增

  • 鄚颉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15府之一。领鄚、高2州。治鄚州,故址众说不一,或说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有说在该省五常县,一说在辽宁昌图县西北八面城,旧还有笼统指在今辽宁开原县东北或今吉林省柳河县西。辖境为扶余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