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帖木儿
明代蒙古可汗。或译琨特穆尔、衮忒睦尔等。孛儿只斤氏。※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孙,※额勒伯克汗长子。明建文元年(1399),父被瓦剌部领主乌格齐哈什哈所杀,遂于次年即汗位。因明、蒙双方君位更迭,忙于内政,关系趋于缓和,互遣使致书通好。建文四年(1402),在内乱中被杀,无子嗣。史称,非元裔的“鬼力赤者篡立”。一说《蒙古黄金史》等所载的托欢可汗即坤帖木儿。一说其为元世祖※忽必烈弟※阿里不哥后裔,尚待进一步研究。
明代蒙古可汗。或译琨特穆尔、衮忒睦尔等。孛儿只斤氏。※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孙,※额勒伯克汗长子。明建文元年(1399),父被瓦剌部领主乌格齐哈什哈所杀,遂于次年即汗位。因明、蒙双方君位更迭,忙于内政,关系趋于缓和,互遣使致书通好。建文四年(1402),在内乱中被杀,无子嗣。史称,非元裔的“鬼力赤者篡立”。一说《蒙古黄金史》等所载的托欢可汗即坤帖木儿。一说其为元世祖※忽必烈弟※阿里不哥后裔,尚待进一步研究。
契丹王朝所置官卫名。契丹语称作“阿思斡鲁朵”(“阿思”意为“宽大”,“斡鲁朵”意为“宫”)。为辽道宗※耶律洪基所置宫名。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
见“耶律希亮”(1313页)。
?—1733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图伯特氏。康熙三十年(1691),由亲军授蓝翎侍卫。四十二年(1703),任二等侍卫。四十三年,察探黄河河源,视察河流经流诸处,将目击绘图进呈。四十九年(1710)
见“罗桑益西”(1419页)。
官名。清代常在驻防边疆地区的将军(如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伊犁将军等)或临时出征的统帅(亦称将军,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下设参赞和参赞大臣,以赞襄军务和行政事务,有的负责驻守一个地区(如伊犁将军节制
1853—1918清末剧作家和表演家。原名德克俊,号仰天。举人。累官知县,旋被参革。光绪时,有感于戊戌变法失败和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编剧《哭祖庙》,抒发爱国热情。另改编和创作多种京剧剧目。
金末纸币。天兴二年(1233)十月印于蔡州(治今河南汝南县),以楮纸为之。以银为本位,面值分1钱、2钱、3钱、5钱凡4等。同现银通行,三年正月,金亡,作废。是为中国最早的以银为本位计算的纸币。
1177—1206西夏第六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仁宗李仁孝长子,母罗氏。17岁即帝位,改元天庆元年(1194),行附金和宋之策,受金册封为夏国主。三年(1196),不允其族弟越王李仁友子李安全
?—708唐朝突厥族将领。唐赐名忠节,故又作阙啜忠节,或阿史那阙啜忠节。“阙”为部落名,“啜”为官名,隶突骑施乌质勒。长寿元年(692)与王孝杰联合伐吐蕃,克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城。神龙二年(70
?—1748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苏完尼瓜尔佳氏。初为拜唐阿(执事人)。雍正七年(1729),官工部左侍郎。八年,查勘江南邳州水灾,筹款赈济。九年,协理西安军务,寻署陕西巡抚。十年,清屯兵哈尔垓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