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
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基语族自称。旧称“攸东”。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基诺族的族称。基诺族对舅舅十分尊重,舅舅对外甥的关怀和亲密程度不亚于父亲。舅舅对外甥的传统义务和权利甚多,有养育丧失父母的外甥直到成家立业的义务,外甥结婚时必须征得舅舅的同意,外甥是非婚生子,其亲权属于舅舅,要与舅父连名等等。参见“基诺族”(2027页)。
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基语族自称。旧称“攸东”。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基诺族的族称。基诺族对舅舅十分尊重,舅舅对外甥的关怀和亲密程度不亚于父亲。舅舅对外甥的传统义务和权利甚多,有养育丧失父母的外甥直到成家立业的义务,外甥结婚时必须征得舅舅的同意,外甥是非婚生子,其亲权属于舅舅,要与舅父连名等等。参见“基诺族”(2027页)。
即“完颜守绪”(1153页)。
见“稚鲁”(2368页)。
即“前锋兵”(1743页)。
见“斜离底”(2076页)。
即“乌斯多”(337页)。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月祖伯辖境中。冯承钧《西域地名》:此名为希腊语,即今克里米亚半岛之古名。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雅奇山卫,并说清代有雅奇山,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南500余里。
①(?—1298)元朝驸马。蒙古汪古部人。爱不花子。尚文习武,好儒学。筑“万卷堂”于府邸,常与儒士讨论经史。先尚忽必烈汗皇太子真金之女忽答的迷失公主,继尚铁穆耳汗女爱牙失里。初受命屯戍和林(今蒙古国哈
旧时官府在少数民族地区所出的告示牌。过去地方官巡视苗疆时,必先饬役荷牌前行,以告苗族群众,作迎接准备。官至,舁者舁,担者担,椎牛宰猪,以犒从者。迎来送往,各有一定例规。凡巡视官吏可不雇一夫一役,甚者聚
即“貊”(17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