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都
元朝大臣。畏兀儿人。祖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世为贵族。中统(1260-1264)初,入觐世祖,受命入侍禁中,为皇孙阿难答师。未几,皇子忙哥剌卒,阿难答嗣为安西王,受命从镇平凉(治今甘肃平凉县)。皇孙按摊不花、阿都直皆师之。称其为八哈室(博士)。后安西王出征吐蕃,他以年老返京。成宗即位后,封嘉议大夫、翰林学士,赐第京师。大德三年(1299)卒,追封蓟国公。皇庆初,赠太傅,改封秦国公,谥文敏。
元朝大臣。畏兀儿人。祖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世为贵族。中统(1260-1264)初,入觐世祖,受命入侍禁中,为皇孙阿难答师。未几,皇子忙哥剌卒,阿难答嗣为安西王,受命从镇平凉(治今甘肃平凉县)。皇孙按摊不花、阿都直皆师之。称其为八哈室(博士)。后安西王出征吐蕃,他以年老返京。成宗即位后,封嘉议大夫、翰林学士,赐第京师。大德三年(1299)卒,追封蓟国公。皇庆初,赠太傅,改封秦国公,谥文敏。
?—1872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曾任噶丹赤巴。咸丰四年(1854),为五世达赖喇嘛经师。同治元年(1862),赏“阿齐图诺门罕”名号,并其转世者。三年(1864),受命办理达赖喇嘛商上事务。精
①后秦末帝姚泓年号。416—417年,凡2年。 ②北凉哀王沮渠牧犍年号。433—439年,凡7年。
见“夜落纥”②(1497页)。
蒙古部落分支名。一称京师额鲁特。清代住居北京额鲁特人专称。准噶尔部台吉达瓦齐属裔。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达瓦齐惧,率众遁格登山,为喀喇巴鲁阿玉锡等袭败。复走乌什,为乌什伯克霍集斯诱执,献
元代驿站名。俗称“辇路”。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4驿路之一。元朝皇帝每年夏初从大都至上都避暑,多走此道。共18站:从大都出发,经大口(今海淀北境)、黄堠店、皂角(约今太平
约1573—1658明末清初伊斯兰教著译家和经师。名涯,以字行,别署“真回老人”。金陵(今南京市)人。回族。先祖天方(今阿拉伯)人。明洪武(1368—1398)年间,因朝贡至京(今南京),在钦天监任职
见“领民酋长”(2075页)。
书名。两粤山水民俗民族志。不分卷(一作3卷)。清张心泰(江苏江都人,汉族)撰。约成书于光绪八年(1882)。篇幅较大,内容记述两粤山川、名胜、物产、民俗、民族等。记贺县的瑶族、广西土司地区的壮族及海南
清末内蒙垦务机构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任务为丈放河东、河西12台站土地。河东为归化站、萨录庆站、托克托县属杜尔格站、和林县属林格站等6站,河西为东素站、萨拉齐属吉克苏站等6站。计放出已垦地
?—1457明朝文臣。字廷圭。回族。福建闽县人。祖籍西域。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刺后裔。宣德五年(1430)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为人耿介持正,学有源委,授编修,预修《仁宗实录》,升礼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