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檀

大檀

?—429

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亦称檀檀、大但。郁久闾氏。※社仑季父※仆浑次子。初率别部镇守柔然西界,颇得众心。北魏神瑞元年(414),因步鹿真挑起柔然内乱,驱逐可汗斛律,自立为可汗,荒淫无道,遂与社仑旧臣叱洛侯(出身于高车)谋废步鹿真。事觉,遭步鹿真围攻,叱洛侯自刎。急发兵反击,擒杀步鹿真,自立为可汗,称“牟汗纥升盖可汗”(意为制胜之王)。继续与北燕冯跋结盟,赠马3千匹、羊万只。使柔然势力复振,进入漠南,力图打开与内地的通道,数年中屡与北魏发生激烈冲突。泰常八年(423),迫使北魏在长川(今内蒙古集宁东北)南筑二千余里长城防御柔然。始光元年(424),趁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太武帝拓跋焘新即位局势未稳之机,率柔然6万骑攻入云中(今蒙古托克托一带),拔盛乐宫(什翼犍建都之地,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附近),擒杀白道(在今呼和浩特北)守将段进,进围拓跋焘50余重,后因部帅於陟斤(弟大那子)被魏军射杀,被迫撤军,途中其别帅阿伏干等被北魏追兵击溃。翌年,遭北魏5路兵攻击,率众北走避战。神䴥元年(428),遣子率万骑攻入北魏塞内。二年,遭拓跋焘两路大军合击,兵败栗水(今翁金河),西走途中,部下“大人”数百被杀。复被魏军追至兔园水(今图音河),北渡燕然山(今杭爱山),柔然部落溃散。所属高车诸部反戈相击,死伤无数。柔然本部先后有30余万投降北魏,高车诸部数十万人也叛投北魏。同年,因惨败、部众溃散,发疾而死,子吴提继立。

猜你喜欢

  • 协领

    初称固山达(满语音译)。官名。清代驻防旗兵官之一。位列※城守尉之下、※防守尉之上,从三品。(1)专城官(一城中首席官):吉林将军兼辖之打牲乌拉城,宁古塔副都统兼辖之珲春,阿勒楚喀副都统兼辖之拉林,此3

  • 昆冈

    ?—1907清朝宗室,大臣。满洲正蓝旗人。同治元年(1862)进士。历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会典馆正总载,体仁阁、东阁、文渊阁大学士。光绪十六年(1890)德宗谒东陵,受命留京办事。十七年,查办河

  • 闾伯升

    ?—540北魏大臣。字洪达。柔然王室后裔。河南洛阳人。其高祖为柔然君主次子(人名不详),率部投北魏,赐爵高昌王,仕至司徒公。以后世代仕魏,改郁久闾氏为闾氏。本人尚太尉咸阳王元禧之女元仲英公主。文武兼资

  • 西夏须知

    书名。1卷。宋刘温润撰,已佚。本书为内殿承制,鄜延都监刘温润守延州时编录西夏境内杂事,凡15条目。清代已非全帙。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郑樵《通志·艺文略》、

  • 合里

    元代宣政院所辖吐蕃地区古地名。元宣政院(初称总制院)先后在吐蕃设置驿站27处,计:吐蕃等处7、吐蕃等路9、乌思藏11。《元史》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九月,乌思藏因必里公之乱驿站断绝,命给财畜资助

  • 乌纠鲁达

    清和民国初期鄂伦春族以※乌力楞”或※“安嘎”(一作阿那格)为单位出远猎的领导者之一。一作“乌纠尔达”,鄂伦春语音译。由同猎者全体成员选举产生,为※“塔坦达”(狩猎长或家族长)的副手,故有的地区称“小塔

  • 沐昆

    1482—1519明朝将领。字元中,号玉冈。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人。回族。沐瓒之孙;沐诚之子。父母早逝,年10岁,授锦衣卫指挥佥事。沐琮抚为子。弘治十年(1497),嗣琮黔国公爵,敕佩征南

  • 马骀画宝

    书名。近代回族画家※马骀著。收作者画稿千余幅,共三册,1928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由画家黄宾虹作叙,复有康有为、但懋率、张大千为之题词。书中于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题材之画,无不兼备,乃当时最完备和

  • 月氏都督府

    唐代在西域地区建立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吐火罗国所治遏换城(又称阿缓城,位于今阿富汗北部)置,以其王叶护为都督,职位世袭。下辖蓝氏、大夏、汉楼、弗敌、沙律、妫水、盘越、忸密、加倍、粟特、

  • 纥石烈良弼

    1119—1178金大臣。本名娄室。女真族。纥石烈氏。回怕川(今吉林省辉发河)人,后随父太宇徙居宣宁(今内蒙古凉城东北)。聪敏忠正,善决断。天会(1123—1137)中,被选中为女真字学生,送京师。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