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夷离毕

夷离毕

契丹官名。又作移离毕。一说“夷离”一词源于突厥语,突厥有“伊利可汗”。此官职在契丹出现较早,辽太祖七年(913), ※耶律阿保机“留夷离毕直里姑总政务。”(《辽史》卷1)是为首见。对其执掌,诸说纷纭。一说,据辽圣宗开泰九年(1020)出使契丹的宋授《行程录》所记:“蕃官有夷离毕,参闻国政。”大康元年(1075)出使契丹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注为:“移离毕,如中国执政官”。《契丹国志》记为:“夷离毕,参知政事也。”一说,据《辽史·百官志》:“夷离毕视刑部。”“夷离毕院,掌刑狱。”以为决狱官。一说,据《辽史·国语解》:“夷离毕,即参知政事,后置夷离毕院以掌刑政。”以为前后执掌有所变化。契丹官制,北面朝官置夷离毕院,设官夷离毕、左右夷离毕、知左右夷离毕事、敞史、选底等;北面诸帐官置国舅夷离毕司,设官国舅夷离毕、国舅左右夷离毕、敞史等;北面宫官置“押行宫辎重夷离毕司,掌诸宫巡幸扈从辎重之事。”

猜你喜欢

  • 宇文节

    唐朝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先世为匈奴茵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隋礼部尚书平昌公宇文㢸孙。贞观(627—649)中,为尚书右丞,明习法令,以干练见称,深得太宗李世民赏识。高宗永徽二年

  • 茂州志

    书名。清道光十一年(1831)杨迦怿、刘辅廷等撰。共4卷。计舆地、建置、祠祀、食货、文秩、武备、选举七志。土司、武功、里甲诸目载有羌人资料。

  • 尸逐

    匈奴姓氏。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右薁鞬日逐王比(比为名)自立为䤈落尸逐鞮单于(又称呼韩邪单于)。次年,附汉。二十六年,入居西河郡(今内蒙古东胜县东南)。其后裔降汉,遂以“尸逐”

  • 摩琳卫

    见“毛怜卫”(360页)。

  • 哈玛尔卫

    见“罕麻卫”(1173页)。

  • 彰宝

    ?—1777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鄂谟托氏。乾隆十三年(1748),由翻译举人授内阁中书。三十年(1765),累官山西巡抚,与直隶总督方观承会勘察哈尔右翼牧场余地,属山西丰镇厅可耕者2万3千余顷。

  • 只剌里

    见“耶律资忠”(1319页)。

  • 和卜罗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九月,女真野人首领阿路秃等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塔速儿河等7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作科博栾卫,并说清代有科博栾屯,与尚间崖、伊拉塔山相近。

  • 宁北妃

    即“慈善夫人”(2407页)。

  • 麻侬

    佤语音译。“侬”意为“单方”,“麻”即“耕地”。解放前云南省西盟佤族地区对个体家庭自耕地的称呼。由于铁制的砍刀、斧、锄、铲、镰等农具从外族大量传入和广泛使用,使得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单独耕种已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