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完颜亮

完颜亮

1122—1161

金朝皇帝。即海陵王。本名迪古乃,亦作孛烈(意貌似汉儿),字元功。女真族。完颜氏。金太祖孙,辽王※完颜宗干次子。幼好读书。天眷三年(1140),以宗室子封为奉国上将军,赴梁王完颜宗弼处任行军万户,后迁骠骑上将军。皇统四年(1144),加龙虎卫上将军,为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留守,迁光禄大夫。为人多猜忌,残忍横暴,为立威,在中京专以权压服人。七年(1147),任尚书左丞,揽持权柄,结党营私,用其心腹任省台要职,密谋篡权。八年,拜平章政事,晋右丞相。九年,兼任都元帅,旋封为太保,领三省事。年底,发动宫廷政变,弑熙宗自立为帝。同时,假借熙宗欲议立后,召大臣,遂杀曹国公完颜宗敏、左丞相完颜宗贤。任用党羽掌管要职,以秉德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左副元帅,唐括辩为右丞相兼中书令,乌带为平章政事,并改皇统九年为天德元年。即位后,极力推行封建化,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权,统一制度,镇压贵族反对派,改革政治制度,南侵南宋,企图建立统一南北的封建制政权。二年,先后杀太傅、领三省事完颜宗本(太宗吴乞买子)、尚书左丞相唐括辩及完颜秉德、完颜宗翰子孙30多人、太宗子孙70多人、诸宗室50余人。任用弟完颜衮领三省事、兼都元帅、封王,总揽军政大权。以心腹仆散忽土为殿前都点检,统领侍卫军。同时,大批任用汉人、契丹人和渤海人掌朝政,以渤海人挞不野人为行台尚书右丞相,汉人张通古为尚书左丞相。同年十二月,废除行台尚书省,改都元帅府为枢密院,政令统一于朝廷。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今北京市),以为中都。定五京制,以大定府为北京,辽阳府为东京,大同府为西京,开封府为南京,会宁府为上京。正隆元年(1156),上尊号为圣文神武皇帝。废中书省、门下省,只置尚书省,直属皇帝。以太师、领三省事温都思忠为尚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参知政事,废除原平章政事官。至此,中央官制改革全部完成,史称“正隆官制”。继续奉行女真人南迁政策。派人至大兴府、山东路、大名府等地拘收原侵官地及荒闲牧地等分给南迁女真人耕种。二年,下令拆毁会宁府旧宫殿、诸大族宅第等夷作耕地;对原封有王爵的贵族,皆削封,进一步打击女真旧贵族。为南侵南宋,营建汴京(南京),将印造钞引库迁至汴京,大力征兵,凡年20以上、50以下者一律纳入军籍,共约正军12万,合副军共24万,选强健能射者5千人,亲自阅试,号为“硬军”。六年(1161)亲率32总管兵伐宋,屡遭失败。兵部尚书耶律元宜在扬州兵变,海陵王被乱箭射死。在位期间,先后镇压东海张旺、徐元起义,契丹撒八、移剌窝斡起义,大名府王九郎起义等;但他对废除奴隶制,发展封建制起了促进作用。世宗大定二年(1162),降封为海陵郡王,谥炀,后人习称海陵王。二十年(1180),降为海陵庶人。

猜你喜欢

  • 西盟勐梭人民抗英斗争

    清光绪十六年(1890),英国军官斯格德率武装进入西盟阿佤山,要求拉祜族头人李通明承认为英属缅甸国民,服从英国统治,遭李严正拒绝,未得逞。时经半个世纪,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中英双方在勐梭举行滇

  • 四胡

    蒙古语作“侯勒”,即四弦。18世纪前出现的蒙古民族乐器。盛行于科尔沁草原,几乎家家皆有,人人擅奏。可独奏,亦可伴奏。琴筒为木制,蒙以蟒皮,琴杆用乌木或红木制成。有弦四条,弓用马尾制作,分成两股,分别夹

  • 卜答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布达卫。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嘉靖间所设巴答卫均改作布达卫。

  • 额儿的失河

    见“多罗斯水”(852页)。

  • 齐里克部

    见“奇里克部”(1352页)。

  • 天建

    南北朝时期秦州羌人莫折念生年号。524—527年,凡4年。

  • 五台山寺

    西夏佛寺。《西夏纪事本末》所载《西夏地形图》贺兰山中标注寺名。仿山西五台山建。西夏文类书《圣立义海》内“山之名义”中有五台净宫,即为此寺,其释文为“菩萨圣众现生显灵、禅僧修契、民庶归依处是善宫,野兽见

  • 精夫

    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对其酋长或首领的称谓。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汉代长沙武陵蛮“名渠帅曰精夫”。建武二十三年(47年),武陵蛮精夫相单程曾据险隘起事,攻郡县。后为汉伏波将军马援所败,归降。

  • 莒王

    金封爵,小国一字王号。《金史·太祖诸子列传》:崇妃萧氏生莒王燕孙。又,辽阳渤海人高桢,海陵王时(1149—1161)任中京留守,以警卫有功,迁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莒王。

  • 克特缅之战

    新疆伊犁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一次战役。清同治十年(1871)三月二十六日(5月15日),沙俄扩张主义分子借口追击哈萨克阿勒班部首领塔扎别克,自穆扎尔特达坂,经恰尔科特苏河谷,径趋伊犁西部克特缅村,谋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