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宪德

宪德

?—1740

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西鲁特氏。吏部尚书明安达理之孙。康熙五十七年(1718),由荫生授理藩院主事,迁刑部员外郎。雍正初年,历迁郎中、湖北按察使、巡抚。五年(1727),调四川巡抚。以战国时秦蜀守李冰父子凿山穿江溉田,至今民享其利,请赐封号。部议,封李冰敷泽兴济王,其子二郎为承绩广惠显英王。六年,奏准安置入川人户,一夫一妇为户,给水田20亩,或旱地50亩,给牛、种、口粮,分年升科。后以川省清丈田土,开采矿产,调运川粮、处理盐课等事不当,召来京。不久,任工部尚书。十二年(1734),兼议政大臣,调刑部尚书,署满洲正红旗都统。乾隆元年(1736),奉命赴泰陵督办工程。二年,因任内失察,降一级留任。五年,卒。

猜你喜欢

  • 恩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延祐六年(1319),成吉思汗弟合撒儿后裔八不沙子月鲁帖木儿始受封。

  • 答几

    广西大苗山地区部分苗族的自称。详见“苗族”(1335页)。

  • 雅达干

    即“雅德根”(2197页)。

  • 母权制

    以妇女为家长或氏族长的制度。与父权制相对而使用的术语。自巴霍芬《母权论》一书发表后,经摩尔根和恩格斯的论证,认为氏族社会前期为母权制。妇女在社会上处于支配地位,世系从母系计算,财产按母系传继。男子的财

  • ?方

    见“鬼方”(1703页)。

  • 宣德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皇庆二年(1313),世祖子脱欢第三子不答失里受封宣德王(一作安德王)。元统三年(1335),中书平章政事定住亦受封。

  • 锡林郭勒盟

    内蒙古诸盟之一。以清代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阿巴噶、阿巴哈纳尔5部10旗会盟于锡林郭勒河之地,故名。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南邻河北省,北抵戈壁,属高原地形,草原广阔。境内大部为畜牧区。清代直隶理

  • 阿昌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蒙撒”、“蒙撒掸”、“衬撤”、“汉撒”等自称。人口有27708人(1990),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及保山的龙陵等县。源于古羌人南迁的一支。其先民远

  • 和通

    见“花当”(997页)。

  • 呼兰府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南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置。治所即今黑龙江呼兰县。东界兴东道大通县,西邻肇州厅,南连吉林滨江厅阿城县,北接绥化府。辽以前沿革与※龙江府同。辽属生女真及江宁州北境。金属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