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左江崖壁画

左江崖壁画

壮族古崖壁画。亦名“花山崖壁画”。分布于广西左江流域的宁明、凭祥、龙州、大新、天等、崇左、扶绥等县市。已发现有84个地点、183个画处、287个画组,以宁明花山崖壁画的规模最大,发现最早。壁画以人像为主,其次为类犬、飞禽等动物及铜鼓、环首刀、长短剑等器物。人像大小不一,高大者达2—3米,矮小者仅30厘米。一律呈双手上举,双脚叉开状,似壮族道公跳师公舞的姿势,又象跃跃欲跳的青蛙形像,有正身、背身、侧身多种。皆为土赭色。反映出壮族先民当时的艺术创作能力与想像能力。多数学者认为是春秋战国至两汉期间的作品。是研究壮族及其先民的历史和社会、文化面貌的珍贵资料。

猜你喜欢

  • 镇守总兵府

    见“钦差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1671页)。

  • 布木布泰

    见“孝庄文皇后”(1016页)。

  • 张凤藻

    清代书画家。字镜芝。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回族。县诸生。约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人。工诗、书、画,时有“郑虔三绝之目”。尤善篆、隶,见重于学使、书法家何绍基。著有《金石府韵府》行世。

  • 北周律令

    南北朝时期北周法令总称。亦称“后周律令”。北周初期,宇文氏沿用※“大统式”(西魏制定的行政法规)。武帝宇文邕时命廷尉卿赵肃、拓跋迪等撰定法律。保定三年(563)颁行,称为《大律》,凡25篇,即刑名、法

  • 扯力克

    ?—1607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亦作撦力克、扯礼克,蒙文史籍作楚噜克鸿台吉、卓哩克图诺延。孛儿只斤氏。※俺答汗长孙,※辛爱黄台吉长子。初驻牧于山西偏关外。隆庆五年(1571),明蒙通和,受明封为

  • 钦顺皇帝

    见“耶律李胡”(1312页)。

  • 耶律阿思

    辽大臣。又作阿厮。字撒班。契丹族。节度使耶律独攧子。道宗清宁初年,补祗候郎君,以善射,掌猎事,进渤海近侍详稳。清宁九年(1063)七月,皇太叔耶律重元与子涅鲁古发动叛乱,围道宗于滦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

  • 盘护

    见“槃瓠”(2457页)。

  • 乌武僚

    唐代南平诸僚之一。分布在今四川重庆东南,南川一带。地多瘴毒,中者不能饮药,故自凿齿。渠帅宁氏,后移至钦州(今广西钦州)境内。俗同※南平僚。今壮族与之有渊源关系。

  • 白苏伐勃駃

    唐时龟兹王。王族白姓。武德(618—627)初即位,遣使赴唐朝贡,不久卒,子白苏发叠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