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慕容氏

慕容氏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汉初,东胡为匈奴所破,部分余众退保鲜卑山(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因以为号,慕容氏系自其分衍而出。初分布于今西拉木伦河上游。东汉桓帝(146—167年在位)时,檀石槐分鲜卑联盟为东、中、西3部,东起右北平(治今河北丰润县东南)西至上谷(治今河北怀来县东)为中部,慕容为中部大人之一,遂形成慕容氏。一说其人冠步摇冠,因称“步摇”,音讹为“慕容”;或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故以为氏,《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称此二说为非。另说为鲜卑语,意为“富”。鲜卑联盟瓦解后,自成一部,逐渐兴起。三国魏初,首领※莫护跋率部徙辽西,屡从宣王司马懿征战,受封率义王,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北建政权。至其孙※慕容涉归,迁邑于辽东之北。西晋太康十年(289),涉归子※慕容廆率部降晋,封鲜卑都督,一度迁居徒河之青山(今辽宁义县东北),后还居棘城。自称鲜卑大单于,修明刑政,安辑流亡,吸取汉文化,势渐盛,连败鲜卑宇文部、段部及后赵。十六国时期,其后裔先后建※前燕(337—370)、※后燕(384—407)、※西燕(384—394)、※南燕(398—410)政权。另,慕容廆之庶兄※吐谷浑与廆分地而治,后失和,率部西迁阴山(今内蒙古阴山)。晋永嘉年间,又渡陇山至袍罕(今甘肃临夏西北),后向西南扩展,统有今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及青海等地,其后裔以吐谷浑为族称,并建※吐谷浑国。慕容氏原以游牧业为主,兼营狩猎,在汉族影响下,渐务农,有手工业。

猜你喜欢

  • 述宁

    见“耶律昭”(1303页)。

  • 瓜尔察部

    见“卦尔察部”(1300页)。

  • 阿拜

    1585—1648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子。后金天命十年(1625)十月,与弟巴布泰、塔拜等征东海呼尔哈部北路,俘获1500人。以军功授骑都尉职。天聪八年(1634)四月,擢

  • 皇清开国方略

    即“清开国方略”(2112页)。

  • 卡特万会战

    中亚历史上著名战役。1141年,※西部喀喇汗王朝与作为王朝军事力量主要组成部分的葛逻禄人发生冲突。喀喇汗王朝马赫穆德汗向宗主国塞尔柱王朝苏丹桑贾尔求援;葛逻禄人则向※西辽王朝※菊儿汗※耶律大石求援。桑

  • 八旗蒙古

    清代八旗组织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俗称蒙古八旗。与八旗满洲、八旗汉军构成八旗组织的整体。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将归附的部分蒙古人编入满洲牛录(汉译佐领),其余单独编为

  • 瑶斑布

    瑶族传统染织工艺品。其法先以木板二片,镂成各种精美花纹,染时用以夹自织白布,把溶蜡灌入其中,而后去板取布,放进蓝色染缸受染,染后煮布去蜡,即呈现精细的斑花,故名。通常又称“蜡染”,其法流传至今。

  • 勿吉

    东北古代民族名。来源于挹娄(一说其与肃慎、挹娄为同时并存的部落)。名为“窝集”转音异译,满语意为“森林”或“深山老林”。活动区域史记其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实际前后期略有不同:前期与挹娄同;中期以后

  • 纳林布禄

    见“那林孛罗”(931页)。

  • 萧阿剌

    ?—1061辽后族。汉名知足。字阿里懒。契丹族。北院枢密使※萧孝穆子,兴宗仁懿皇后※萧挞里弟。史载其性忠果,晓世务,有经济才。自幼,在宫中长大,得兴宗宠爱。重熙六年(1037)入仕,为弘义宫使。累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