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国
即“震国”(2490页)。
即“震国”(2490页)。
明代东蒙古部名。亦作往流、翁流、翁牛等,或误作冈留。均为蒙古语“翁里郭特”之音译。原为成吉思汗末弟斡赤斤属部。斡赤斤后人被元朝封为辽王,故为辽王属民。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故元辽王阿扎失里率部降
即“蒙古黄金史纲”(2343页)。
北魏、西魏武臣。字乐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骁悍有胆略。少从军征讨,屡有战功。北魏永安(528—530)中,授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加都督。孝武帝初,从独孤
即“黄鼎凤”(2020页)。
沙俄乘第二次***战争英法联军进逼京、津,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咸丰八年(1858) 6月13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共十二款。主要内容:俄国得在上海
即“渤海国记”①(2279页)。
见“清文鉴”(2106页)。
见“和硕特南左翼末旗”(1453页)。
见“契翰部”(1565页)。
明代文史家。字胜千。安徽和州(今和县)人。回族。明臣马化龙之子。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入翰林院任馆职。天启四年(1624),同杨涟等上疏,弹劾丞相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陷入狱。崇祯元年(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