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新疆图志

新疆图志

书名。王树坍等纂。宣统元年(1909)创修,三年成书。全书116卷,约200余万字。分建置、国界、天章、藩部、职官、实业、赋税、食货、祀典、学校、民政、礼俗、军制、物候、交涉、山脉、土壤、水道、沟渠、道路、古迹、金石、艺文、奏议、名宦、武功、忠节、人物、兵事等29门。上起汉代,下迄清末。主要取材于《史记》、《汉书》、《明史》、《资治通鉴》、《西游录》、《三州辑略》、《阅微草堂笔记》、《西域释地》等59种史籍。行文采用正面叙述加夹注形式。其中尤以乾隆朝后的记载最具体,为新疆置省后内容较完备的一部志书。是研究新疆蒙古、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等族历史、风俗、民族关系、以及新疆政治、经济、文化、边防等的重要参考资料。有新疆图志局本、东方学会重校增补本和1983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复印本。

猜你喜欢

  • 格萨木

    门巴族民间木制餐具。门巴语音译,意为“有盖的木碗”。器物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盖,其状略似半圆球形,盖顶居中留一短圆柱形平顶,内腔母口,呈弧壁;下部为碗身,子口,腹较深,弧壁,矮圆柱形足,平底。其取

  • 沁阳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河南沁阳县城内自治街。俗称北大寺。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前有厦殿,面阔3间,单檐歇山,蓝琉璃瓦盖顶。拱端透雕龙头、庭院四隅有4座讲堂,最后为大礼拜殿,成长方形,与客庭均为绿琉璃

  • 娄山关

    苗族地区险要关口。亦称娄关、太平关、楼山头。为古今用兵要地。位于贵州遵义县北大娄山峻拔山峰之间。明万历(1573—1620)间,明军从重庆经此关进攻苗族土司杨应龙。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

  • 白剧

    白族戏剧。又名白戏。是白族传统的※吹吹腔和※大本曲发展而成的民族剧种,1962年正式定名。流行于云南大理地区,著名剧目有《红色三弦》、《苍上红梅》、《望夫云》等。

  • 新唐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北宋欧阳修(1007—1072)、宋祁(998—1061)等撰。225卷,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修字永叙,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天圣进

  • 哈孜伯克

    ①叶尔羌汗国官名。阿拉伯语qazi音译,意为根据伊斯兰教法进行审判的法官,由伊斯兰教人士专任。 ②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哈滋伯克、哈子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办理一切刑名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

  • 风神祭

    朝鲜族祭祀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不盛行。相传夏历二月一日,风神将携带女儿或儿媳降于人间,十五至二十日之间返回天庭。俗信风神带女儿来,则年内风大干旱;带儿媳来,则年内风调雨顺。故百姓往往于当院设坛

  • 完颜福兴

    即“完颜承晖”(1159页)。

  • 甘肃通志

    甘肃省方志。清许容、李迪编撰。50卷,雍正六年(1728)始修,以摘录历代《陕西通志》中有关甘肃省资料和境内府、州、县旧志为主,分图解、星野、建置、疆域、山川、城池、公署、学校、关梁、祠祀、贡赋、兵防

  • 保安语

    我国保安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的干河滩、大墩和刘集乡的高李家等地。此外,居住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手、郭麻日、尕洒日、保安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