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木征

木征

?—1077

宋代河州(今甘肃临夏)吐蕃大首领。又作瞎丁木征。※唃厮啰孙。幼年随父※瞎征居龛谷(今甘肃榆中境)。宋嘉祐三年(1058),父卒,袭首领位。因其地位受到属下首领的威胁,为青唐族首领瞎药鸡罗及僧鹿遵迎至河州,为当地首领拥立。熙宁五年(1072),宋发动熙河之役,占领其辖地。遂率众抗击宋军,因力量悬殊,于次年被迫降宋。七年(1074)四月,携妻子、亲属赴京师朝觐。六月,神宗下诏赐姓名赵思忠,拜荣州团练使,诸弟亦受赐姓名;并赐其母寿安郡君郢成结李姓,封遂宁郡太夫人,封其妻俞龙七为安定郡君(又作咸宁郡君)。因与妻不睦,神宗从中调解,未果,遂分地而居,妻至河州,本人居熙州(今甘肃临洮)。向宋请求管勾熙河蕃部,未允,仅获赐田地50顷。继而加秦州钤辖衔。十年(1077)五月,为宋军作前驱,擒不愿降宋的首领隆吉卜。以功迁合州防御使。六月,病卒。追赐镇洮军留后,许以牌印从葬。有2子:邦丁瓦,赐名怀义;盖瓦,赐名秉义。

猜你喜欢

  • 羊栖

    宋代溪峒地区仡佬族的一种住屋。又作羊楼。俗以住屋不着地可以禁鬼,全部构筑皆离地数尺,以巨木排比支撑,用杉叶覆顶,因似羊栅,故名。

  • 莽吉赉

    ?—1785清宗室、将领。满族,姓爱新觉罗氏。正蓝旗人。不入八分镇国公杨福子。雍正五年(1727),授三等侍卫。乾隆三年(1738),官正蓝旗满洲副都统。五年,赴西宁办理青海事务。处理民族事务3年,众

  • 浩齐特部

    蒙古部名。又作蒿齐忒。成吉思汗十八世孙库登汗始称所部之名。其后裔初依附察哈尔部,至博罗特和噶尔玛色旺,为避察哈尔林丹汗侵扰,率部徙牧漠北,依属喀尔喀车臣汗硕垒。清崇德二年(1637),博罗特率众投清。

  • 普贤奴

    见“耶律隆庆”(1320页)。

  • 科尔沁部

    蒙古部名。明代又译作好儿趁。明洪熙年间(1425),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四世孙奎蒙古塔斯哈喇遭厄鲁特部侵袭,徙居嫩江依兀良哈,因同族有阿噜科尔沁,故称所部为嫩科尔沁以区别之。初与札赉特、

  • 吴黑苗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龙许保”(496页)。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中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土拉河曲折处。东接本部中右末旗,西至本部左翼左中末旗,南邻军台,北抵本部右翼左后旗。有佐领3。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五年(1686),西第什哩任旗札萨克。乾隆二十年(1755

  • 鲁鉴

    ?—1502明朝将领。蒙古族。其先为西大通(在今甘肃永登西南河桥驿一带)人。祖阿失都巩卜失加,明初率部落归附明朝,太祖朱元璋授为百夫长,令统所部居庄浪(今甘肃永登一带)。父鲁失加,累官庄浪卫指挥同知。

  • 沙卜提莫提克

    见“匝布梯墨克塔布伯克”(473页)。

  • 三教理

    唐代吐蕃奴隶社会的教育理论。藏文作“曲松”。“曲”一般专指“佛法”之“法”而言,但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初订吐蕃制度章程时,佛法尚未正式兴起,而“法”之意义亦多不知其真谛。故“三教理”中之“曲”字应做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