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黼

杨黼

明代白族学者、诗人、书画家。号存诚道人,别称桂楼先生。云南太和县(今大理市)下阳溪人。谓“九隆族之裔”杨连五世孙,元代大理总管书史杨保继子,世代为宦。约生于明洪武(1368—1398)初年。以书香门第,自幼好学,读五经皆百遍,博学多才,通诗词,工书画,善篆籀。因作书画,“秃笔盈架,作笔冢于西原以瘗之”。又崇释道,参禅拜佛,拒求仕进,终身隐逸,循迹林泉,躬耕数亩地。庭前有大桂树,缚板树上,自题“桂楼”,日夕偃仰其中,咏歌自得,娱乐著书作画。父母殁,为营葬毕,入鸡足山罗汉堡石窟,岩栖10余载。寿至80,被子孙迎归,未几卒,约卒于景泰元年(1450)后。平生著作颇富,注《孝经》数万言,征以群书,均用小篆书写。又著《篆隶宗源》、《桂楼集》等。以方言作《竹枝词》数十首,今存《回文诗》、《川晴溪雨》、《桂楼歌》和《词记山花·咏苍洱境》。后者被刻于碑碣,俗称《山花碑》,系采汉字记白语,以20首诗联为一篇,四句一首,共八十句,仿白族调“七七七五”格律写成。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大理多姿多彩的风物,也抒发了诗人的情怀、思想、信仰和理想。其作品在白族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亦是研究白族历史、语言的重要文献。相传他以白族编制的茅草鞋作画,别具一格,惜书画均已失传。卒后明代著名白族学者※李元阳为之作墓志。

猜你喜欢

  • 贡格敦丹

    ?—1770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格木丕勒长子。乾隆十四年(1749),袭札萨克镇国公。十八年(1753),与车臣汗部副将军公格埒克巴木丕勒等驻乌里雅苏

  • 介梦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对佛教庙宇头人的一种称呼。过去拉祜族群众大多尊崇佛教,许多较大的村寨都筑有佛堂,由熟悉佛理和佛教戒律的年长者担任佛堂住持,相当于汉族地区的“长老”和“方丈”。长居佛

  • 黑车子鞑靼

    见“黑车子室韦”(第 页)。

  • 涅剌拏古部

    契丹部族名。原为大、小二黄室韦户,契丹开国前夕,为※耶律阿保机所征服,分置涅刺拏古部与※突吕不室韦部,开国后,成为太祖20部之一。隶北府,置节度使统领,部族军属东北路统军司,戍泰州东。

  • 毛忠

    1394—1468明朝将领。原名哈剌,字允诚。蒙古族。祖籍凉州(今甘肃武威),永昌百户毛宝子。自曾祖哈剌歹于洪武元年(1368)投明后,世代任军职。永乐十一年(1413),袭父职。史称“袭职时,年二十

  • 胡拨

    见“火不思”(392页)。

  • 承巴

    藏语康巴方言之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基层组织协助头人办事的人,与※“郭巴”同属差人(基层组织一职位)。每个村寨设2—3人,由寨众推荐办事精干者充当,由部落头人委任。专管本寨各项生产的安排。不脱离生

  • 行军司马

    官名。三国魏咸熙元年(264)始置。司马昭以山涛为此官镇邺(今河北临漳县)。唐开元中各节度使府皆置此官,掌军政,权任甚重。宋代党项夏州定难军节度使府设此官。雍熙二年(985)李继迁占银州,预署官职时仍

  • 赵琴仙

    1906—1928白族著名女革命烈士。原籍云南大理,生长于昆明。毕业于省立女子师范,在女中附小任音乐教员,倾向革命,在学生中组织少年读书会(云南少年先锋队前身),参与组织“妇女励进社”。经吴澄介绍,加

  • 萨大年

    1826—?清代诗人。字兰台,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人。回族。诗人萨玉衡之子。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次年入京应试,不第。道光三十年(1850)中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后授建宁府学教授。博学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