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武纳格

武纳格

?—1635

后金将领。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正白旗人。其先出自蒙古,居叶赫。初率72人投努尔哈赤。有勇略,通蒙、汉文,赐号“巴克什”。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从征乌喇部,以功授三等副将。天命十一年(1626),随努尔哈赤攻明,率兵破觉华岛,尽歼明军,焚所储刍粮,以功进三等总兵官。皇太极即位后,受命总管蒙古军。蒙古军益众,分左右二营,与鄂本兑同为固山额真。天聪三年(1629),与额驸苏纳率蒙古军征察哈尔部,收降边民2000户。闻流言降者谋叛,尽杀其男子,受皇太极斥责。后屡从征明军,入龙井关,克遵化,逼明都(今北京),败明督师袁崇焕援军,克固安。次年克永平。五年,率兵夹攻明总兵祖大寿军。六年,与阿济格招抚大同宣府边外察哈尔部众。八年,任左翼固山额真,以一等昂邦章京世袭,旋进三等公。随皇太极征明,受命统蒙古军策应,入独石口,至应州,道收察哈尔千余户,所过诸州县,或攻或抚,均有战绩。

猜你喜欢

  • 摆庄

    云南小乘佛教四大教派之一。又称摆芒、格曼。流行于云南德宏、保山、潞西等地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地区。相传1700多年前由缅甸传入。僧侣分戛必、召门、尚王和基召四级。其经典戒律和诵经方式都与※润教相同,可

  • 中俄科塔界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名《中俄科布多界约》。1883年8月12日(清光绪九年七月初十),伊犁参赞大臣升泰和俄国鄂木斯克军区参谋长巴布科夫签订。共5款。根据《中俄伊犁界约》的原则规定,具体

  • 东八个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裕固语称“依曼戈勒玛”,意为“交八匹马”(因交八匹“茶马”,故名)。分布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康乐区的寺大隆,大草滩、红石窝、东牛牦等地,操东部裕固语。共有7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

  • 珠勒都斯土尔扈特卓里克图汗旗

    见“旧土尔扈特南路汗旗”(525页)。

  • 解放组织

    见“民族解放社”(669页)。

  • 忒木台儿

    元朝将领。蒙古巴儿忽氏。※唵木海子。受父教,熟知用炮技术。父卒,以从战功,袭炮手总管。世祖至元十年(1273),守正阳,置炮200门,击退宋军进攻。十三年,从丞相伯颜攻宋,驻军临安之皋亭山。南宋王室降

  • 沙吾提阿吉·尤素甫

    民国时期新疆官员。于田县人。维吾尔族。1912年在县知事戴承谟号召下,与部分维吾尔族上层集体加入国民党。不久,被新疆地方军阀杨增新查禁,逃奔内地。1925年潜回新疆,利用省师范学校作基地,宣传三民主义

  • 白石墩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伊宁县东南约52公里处,海拔784米。北倚天山阿吾拉勒山,南临伊犁河。墓地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3.5公里。估计有墓250座,其中多数为土墩墓,少数封堆周围有石圈,个别封圈有石堆。大

  • 大虫江

    见“佟佳江”(1095页)。

  • 牟羽可汗城

    见“斡耳朵八里”(24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