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段思良

段思良

?—951

五代十国后期云南大理国第三世国王。一作段思胄。白族。大理人。段保隆次子,※段思平弟。早年家境没落,随父兄在乡间从事农牧,甘贫度日。时为郑氏大长和国(902—928)后期,剑川节度使杨干贞把持朝政,政局动荡,与兄在乡间酝酿起义,被杨干贞弟杨诏发觉,险遭缉捕。兄升任通海节度使,随之赴任。杨干贞先后灭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建大义宁国后,兄弟再遭杨诏迫害,被迫逃亡,暗中密结高氏、董氏等白族大姓,联络滇东37部,发动奴隶、农奴起义。后晋天复二年(937),助其兄灭杨氏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开运元年(944),段思平卒,段思英继位。二年,废段思英为僧,自立为王(一说段思英卒,为国人所立)。翌年,改元至治,刻《楼坪碑》(碑不存,内容不详)。后周广顺元年(951,一作二年)卒,子段思聪继位。谥号“圣慈文武皇帝”。

猜你喜欢

  • 婆兴

    藏语音译,意为“祖地”或“佃田”。指解放前藏族地区领主出租和大差巴转租的地。租种此地的农奴多为中等农奴水平以上的户。承租者根据土地好坏,交定额租,一般为一※克地交青稞四至六克,不交其它差税。通常情况下

  • 耶律弘古

    ?—1043辽代大臣。名又记作洪古。字胡笃堇,又作胡覩衮。契丹族。为辽太祖阿保机伯父※耶律岩木之后,枢密使耶律化哥弟。圣宗时入仕,累迁顺义军节度使,入为北面林牙,掌文翰。太平元年(1021),加同政事

  • 羌塘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北部高原”。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山山脉之间,为高寒荒漠。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在山岭与湖泊间夹有水草丰茂的河谷盆地,亦称藏北草原。最初属于古老的象雄

  • 王应贤

    即“王宪章”(210页)。

  • 都管伯克

    参见“都官伯克”(1817页)。

  • 权鼎雄

    ?—1221西夏大臣。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人。天庆(1194—1205)进士。以文学名世,授翰林学士。襄宗立,弃官入青岩山隐居。神宗立,召为左枢密使。曾奉使谢金横赐,与金接伴争相见仪,金人服其论正。后

  • 雷弱儿

    ?—355十六国时前秦大臣。南安(治今甘肃陇西县东南)羌人。原为部落首领。前秦苻健在位时(351—355),历任侍中、大司马、丞相。东晋诱其杀健,以为内应,灭前秦;其伪许之,并请接应,后被识破,未果。

  • 沱州

    渤海王国置。《辽史·地理志》作陀州。因近湄沱湖(今兴凯湖)得名。为东平府所辖5州之一。治州故址今有人说为兴凯湖西岸前苏联沿海州新尼科拉耶夫卡以北之废墟。辽灭渤海后废。

  • 左人城

    春秋末白狄鲜虞人的故城。位于今河北省唐县西北40里。白狄鲜虞人自陕北、晋西迁入华北地区以后,在今唐县西北建左人、中人城。周定王十六年(前453),被赵将新稚穆子残破。一说北魏孝昌二年(526)鲜于修礼

  • 散羊毛疙瘩

    旧时云南宁蒗地区普米、纳西族人民反抗土司压迫时的联络讯号。方式有两种:一是在羊毛绳上打上结,结的数目表示联系村寨的数目。将其逐村逐寨传递,每到一村寨,便解开一个结,继续传递,直到将所结疙瘩解完;另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