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永谢布万户

永谢布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亦译永邵卜、应绍不、雍谢布等。属※右翼三万户。一说其名称源于元代的云需府。据《皇明北虏考》等汉籍载,该万户由十营组成,称阿速(阿苏特)、哈剌嗔(喀喇沁)、舍奴郎、孛来(布里雅特?)、当剌儿罕(唐拉噶尔?)、失保嗔(锡包沁,元代作昔宝赤)、叭儿廒(巴儿忽)、荒花旦(晃豁坛)、奴母嗔、塔不乃麻。这些部落多数在蒙元时期就存在,大约在明中期形成右翼的一个部落集团,活动于宣府、张家口和独石口塞北,也进入过河套地区。《蒙古源流》等蒙文史籍在瓦剌首领也先统一蒙古时首次提到永谢布,当时服属也先,其首领布库索尔逊(?—1449)因泄漏俘获明英宗一事被也先杀死。景泰五年(1454),其子巴郭杀死逃亡的也先,替父报仇。成化(1465—1487)初年,西蒙古乜克力部的癿加思兰、亦思马因、亦不剌等东迁河套地区后,成为该万户的领主,先后担任东蒙古的太师,成为左右大汗的权臣。达延汗主政后,清除右翼的异宗领主,命其次子乌鲁斯博罗特为右翼三万户济农(亲王),结果被亦不剌等杀害。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败右翼三万户,大部归降达延汗,部分随亦不剌等逃入青海(后被吉囊、俺答击灭)。达延汗复命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三万户济农,令十子乌巴繖察青台吉(五八山只台吉)领该万户。巴尔斯博罗特四子巴雅斯哈勒昆都力哈(老把都)利用其父优势,占据哈剌嗔(喀喇沁)。乌巴繖察二子阿济、实喇内讧,实喇死,阿济被废,该万户遂被巴尔斯博罗特第六子博迪达喇占据。明末,分为两部,一部曾与林丹汗对抗,一部迁至青海。林丹汗西征,本部被残,青海一部也为额鲁特击灭。博迪达喇世系如下:

猜你喜欢

  • 布尔罕王朝

    政权名。12世纪中期※喀喇汗王朝统治衰弱,宗教和地方势力发展,拥有“萨德尔·贾罕”(意为“世界之柱”)称号的世袭宗教家族出现于布哈拉,为一政治实体,具有“贵族城邦共和国”性质,史称“布尔罕王朝”。奠基

  • 塔拉河卫

    见“答喇河卫”(2240页)。

  • 七族黄番总管

    清朝对裕固族首领的称号。康熙年间(1662—1722),清政府将裕固族划分为“七族”部落,各设正副头目,册封其总头目为“七族黄总管”,赐黄袍马褂和红顶蓝翎帽,并分授各部落头目以“守备”、“千总”、“把

  • 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

    清太祖授予八子侄共治后金国政的制度。天命七年(1622)三月,努尔哈赤为了继承汗业得人,诸子孙能同心治国,乃集八子侄聚会,“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清会典》开篇《宗人府》),于八旗中各主一旗。此制的

  • 常志美

    清代伊斯兰教经师、经堂教育山东学派创始人。字永华,或作蕴华。山东济宁人。回族。原籍撒马尔罕。9岁随父入京师(今北京)贡献狮子,而留居中国。或说祖籍江南,后徙山左。早年在陕西从胡登洲数传弟子学习伊斯兰教

  • 万骑长

    匈奴军官名。又称“万骑”。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时始设置。自左右屠耆王(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都分别统军,指挥作战,大者领万骑,小者统数千骑,统万骑的军

  • 沙衮

    见“详稳”(1536页)。

  • 满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政权的朝代名。明万历十一年(1583),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开始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经过30余年的艰苦斗争,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境)建国,改元天命

  • 市本

    明代互市术语。指官方马市开市前,由明朝主持互市官员按规定的购马数额筹备马价银,部分用以支付马价,部分用于事先购买粮食、布帛、锅釜等物资,备以交换马匹。抚赏银不在其中。市本来源主要由兵部库贮马价银拨发各

  • 呼揭单于

    汉代匈奴单于。原为匈奴呼揭王,屯驻西方。宣帝五凤元年(前57),与唯犁当户合谋,共谗右贤王欲自立为单于,唆屠耆单于杀右贤王父子。单于察知有冤,杀唯犁当户。恐殃及,遂叛,自立为呼揭单于,同屠耆单于分庭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