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辽末将领。字能典。契丹族。为于越蒲古只之后。史载其身材魁伟,长于雄辩。天祚朝入仕,乾统初年,补祗候郎君。六年(1106),加观察使。时东北女真勃兴,迅入辽地,天庆五年(1115)正月,兵抗
春秋末中山国器物。铸造于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中山武公主政之前。为一大型铜钺,钺面铭文为“天子建邦,中山侯作兹库钎以敬氒众”,为记中山国君被周天子封为侯爵而铸。中山
全称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绥远支队。绥远进步青年宣传抗日救国的秘密组织。1936年10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北平总部派郑天翔至绥远协助建立。由章叶频任队长,以武达平、吴殿甲、赵维新、张又新、任恕、郭新青等为
1696—1771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章佳氏。大学士尹泰子。字元长,号望山。雍正进士。初为翰林。五年(1727),迁户部郎中。赴广东察审布政使官达、按察使方愿瑛受贿徇庇案得实,即署按察使。六年,任
契丹部落名。一作遂斤部。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有人以为由※古八部时期之悉万丹(一作万丹)部发展而来。唐太宗时,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
又名“阁道”或“复道”,古代西南山区交通设施名。多设于绝险之处峭岩陡壁之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四川通志》载:“石鼓偏桥,即古秦汉制也。缘崖凿孔,插木作桥,铺以木板,覆以土,傍置栏护之。”有木栈和石栈
唐代西突厥北庭可汗。又作欲谷可汗、咄陆可汗。原为欲谷设,又作乙毗设。贞观十一年(637),与统吐屯联兵攻沙钵罗咥利失可汗。次年东厢咄陆部拥其为汗,建牙镞曷山,谓之北庭,统伊列河以西地。自是西突厥分为南
见“鄂木布达赉”(2054页)。
傣语音译。又称“昆勒贯”,意为“当官人的议事会”,即贵族议事会。旧时西双版纳勐笼土司的一种较原始的民主议事会组织。由司署的“四卡贞”、“八卡贞”等主要官员和由土司远亲担任的土司司署所在地的村寨头人参加
见“按陈”(1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