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票
西藏地方喇嘛与外番及青海蒙古彼此往来朝佛、布施时所执以凭查验的执照。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西藏喇嘛赴外番(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等)各地朝山礼塔者,由驻藏大臣发给执照,限以日期,返回缴销,不许潜行私越;外番人来藏布施瞻礼者,由边界营官查明人数,禀明驻藏大臣发给执照,验放进入,事毕后,查点人数,再行遣回。青海蒙古王公等差人赴藏,延请喇嘛赴彼处诵经、教习者,俱由西宁大臣行文至藏,再由驻藏大臣给执照,并咨明西宁办事大臣,以资查考。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对免差税和支应乌拉者亦发给执照。
西藏地方喇嘛与外番及青海蒙古彼此往来朝佛、布施时所执以凭查验的执照。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西藏喇嘛赴外番(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等)各地朝山礼塔者,由驻藏大臣发给执照,限以日期,返回缴销,不许潜行私越;外番人来藏布施瞻礼者,由边界营官查明人数,禀明驻藏大臣发给执照,验放进入,事毕后,查点人数,再行遣回。青海蒙古王公等差人赴藏,延请喇嘛赴彼处诵经、教习者,俱由西宁大臣行文至藏,再由驻藏大臣给执照,并咨明西宁办事大臣,以资查考。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对免差税和支应乌拉者亦发给执照。
明嘉靖年间腊尔山地区苗民起义。腊尔山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地区。嘉靖十九年(1540),该地连遭旱灾,粮食欠收,而土司和卫所官吏苛虐无度,民不聊生,奋起反抗。二十二年(1543),贵州铜仁平头苗首领※
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完颜氏。阿什坦孙。康熙二十年(1681)进士。雍正六年(1728),任通政使,兼詹事府詹事,署翰林院掌院学士。十一年(1733),迁礼部右侍郎,再迁左侍郎,仍兼掌院学士。乾隆
唐代回纥汗国特勤。唐文宗开成五年(840),以汗国为黠戛斯所破、㕎可汗被杀,汗牙部十三姓拥乌介特勤为可汗,偕嗢没斯特勤、宰相赤心等各率众奔唐天德塞(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
鲜卑部落。亦作库辱官、库傉官。属鲜卑徒何部。十六国时期,成为后燕的属部,镇守中山(今河北定县)。北魏兴起后,有部分人先后投附北魏和柔然。北魏泰常元年(416),因库傉官斌等率众叛魏投北燕冯跋,遭到魏将
州名。本唐保静县,五代后汉以静边羁縻州(在银州,今陕西米脂县境)改置,隶定难节度,宋废为保静镇。宋咸平四年(1001),李继迁攻取后又置,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境。元废。
西夏官署名。属下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4正使、4承旨、2都案,4案头。
侗族自称。又称“更”或“金”。参见※“侗族”(1458页)。
见“拓跋力微”(1359页)。
即“兀良哈三卫”(111页)。
苗疆古迹。又名吴公祠或吴鹤堂。建于清咸丰(1851—1861)年间。是苗民为纪念苗族教育家※吴鹤自筹资金所建的祠堂。吴鹤为明代辰州镇溪上涝(今吉首境)人。曾在苗疆开办学堂,招收苗族生徒,义务教学。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