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狄氏

狄氏

①即翟氏,高车六种之一。春秋时赤狄(或赤翟)之裔,以族名为氏。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居中原河北、山西、河南等地,因入居内地既久,故史籍常称其为丁零。见于《晋书》者有中山丁零翟鼠、翟斌、翟檀、翟辽、翟钊、翟真、翟成、翟勍、翟瑥、翟绍、翟爽、翟崇,或为义军首领、君主,或为各政权官吏。《魏书》有翟同、翟都、翟蜀、翟乔等。 ②即库狄氏(库狄氏,音“舍狄”),后改为狄氏。库狄本部落名,其居地原在太浑川(今山西大同西南),后徙于桑乾川(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间),其后裔以部名为姓。归北魏后大都居于北镇。库狄氏中有一部分属于鲜卑段匹碑之后。 ③羌族狄氏,本西州(泛指凉州,今甘肃中部和西北部一带)豪族。见于《魏书》的有后秦姚兴将军狄伯支、羌酋狄温子、北魏泾州刺史狄子玉等。

猜你喜欢

  • 特林

    古地名。位于前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亨滚河(阿姆贡河)口对岸,下距黑龙江入海口150公里。山崖上有明永乐十一年(1413)、宣德八年(1433)所立《敕修永宁寺记》及《重建永宁寺记》2碑。自立碑处沿江东北

  • 完颜永中

    ?—1195金宗室、大臣。名又作允中、惟中。本名实鲁剌,又名万僧。女真族。完颜氏。金世宗完颜雍子。大定元年(1161),封许王。五年(1165),判大兴尹。七年,进封越王。十一年(1171),进封赵王

  • 也先土干

    ?—1431明朝将领。一译额森托噶,汉名金忠。蒙古族。故元太保不花六世孙。原为东蒙古(鞑靼部)领主,受阿鲁台节制,明人称之为王子。永乐十一年(1413),受明封都督。常以个人名义向明廷朝贡,也获明朝单

  • 丰镇厅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南部,京包铁路纵贯,南临长城,邻接山西省。明为大同及阳和、天城二卫边外地,嘉靖(1522—1566)后入西土默特蒙古。清康熙十四年(1675),徙察哈尔蒙古之一部居此

  • 弓手户

    元代诸色户计之一。中统五年(1264)开始定籍。专司巡逻地方、缉捕盗贼、执械护送过境官府纲运及流徙罪犯。自诸色户计中每百户取中户一人充役,原承担的包银、税粮由其余99户分摊,并免杂泛差役。值役时初持闷

  • 瓦渣长官司

    元明哈尼族土司。明属临安府。今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清嘉庆《临安府志》卷18“土司志”:官桂思陀之部分置。明初,土司阿英(哈尼族)归附,赐姓钱,授长官司副长官,世袭。其司距府治西南140里。东

  • 刘龙驹

    ?—511北魏起义首领。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汾州(治蒲子城,今山西隰县人)。宣武帝永平四年(511)正月,聚众举兵反魏,攻夏州(治岩绿,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四月,为魏谏议大夫薛和所率东

  • 佛宫寺释迦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俗称天柱。因全部以木结构建成,又称应县木塔。座落在今山西应县城西北隅。总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为我国现存最古的一座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为全国

  • 中山

    ①地名。今河北定县。西汉高帝建中山郡,治卢奴(今定县)。景帝三年(前154),改为国。北魏复为郡。后燕燕元三年(386),燕王慕容垂称帝,定都于此。永康二年(397),慕容宝为北魏所败,退出中山,徙都

  • 敕勒九姓

    见“九姓铁勒”(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