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班禅博克多

班禅博克多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驻锡扎什伦布寺最高活佛的称号。“”梵语“班智达”一词简称,意为“通晓五明之学者”;“禅”藏语音译,意为“”;“博克多”(或博克达)蒙语音译,意为“圣者”。明崇祯十五年(1642)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灭黄教敌对之藏巴汗,占领西藏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仿俺答汗赠三世达赖喇嘛尊号之法,于顺治二年(1645)赐罗桑却吉坚赞“班禅博克多”尊号,即四世班禅,驻锡扎什伦布寺。班禅之号,自此始。第一至第三世班禅克主杰、索南乔朗、罗桑屯珠,皆为后来追认。

猜你喜欢

  • 师公

    解放前瑶族地区巫师之一。各村寨都有,大多有点文化,熟悉祭神经典及群众崇拜对象的来历,还学会一套法咒,有铜铃、法衣、花棍、印鉴等各种道具。村寨集体和各个家庭凡举行重大祭祀活动,都得请其主持,平时还为村人

  • 七庆朝库儿台吉

    见“满五大”(2389页)。

  • 南夷志

    见“蛮书”(2272页)。

  • 阿鲁埃得本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阿鲁埃得本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里。

  • 黑哲

    见“赫哲族”(2422页)。

  • 劝礼成

    即“劝利晟”(398页)。

  • 地方民族主义

    亦称“狭隘民族主义”。是一种与大民族主义相对的,以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民族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在多民族国家内,地方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一般表现为:片面强调和夸大本民族的优点和特点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前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萨喇塔拉接本部右翼左旗界,西至札尔满接瀚海界,南至鄂罗克依接本部左翼后旗界,北至保喇接本部右翼后末旗界。有佐领一个半,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车臣诺颜乌尔占于康熙二

  • 吉林将军

    全称为“镇守吉林等处地方将军”。清代吉林地区军事和行政的最高长官。武职从一品。初驻旗军于重镇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顺治十年(1653),以宁古塔驻防官改称为“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

  • 托布秀尔

    蒙古族传统弹拨乐器。亦称二弦。也在满族中流传。13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曾记载此琴。清代《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中亦有此琴的记载和绘图。今多为妇女喜爱。木制,琴头为龙首,弦轴左右各一。长颈,长方形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