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藏名“绛钦却科林”,意为“大慈法轮寺”。地在甘孜州理塘县。明万历八年(1580),由三世达赖锁南嘉措创建。寺院雄伟,有殿堂400余座,内藏文物甚多,著名的丽江理塘版大藏经及其经版曾藏存该寺。僧人曾多达4000余,盛极一时,锡金、不丹僧人亦曾入该寺学经。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藏名“绛钦却科林”,意为“大慈法轮寺”。地在甘孜州理塘县。明万历八年(1580),由三世达赖锁南嘉措创建。寺院雄伟,有殿堂400余座,内藏文物甚多,著名的丽江理塘版大藏经及其经版曾藏存该寺。僧人曾多达4000余,盛极一时,锡金、不丹僧人亦曾入该寺学经。
又作布旺勃罗,参见“达秋·古鲁”(738页)。
清代新疆山名。《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指为天山主峰。即今新疆温宿县北汗腾格里峰。位于中国、前苏联边界上。海拔6995米。高处终年积雪,有现代高山冰川。
蒙古国将领。又译赤脱儿、者迭儿。斡剌纳儿氏。※阿术鲁(阿察儿)子。初随父从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南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以功封千户长。太祖十四年(1219),随从西征,隶皇子窝
见“虎尔哈部”(1385页)。
1613—1652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三子。天聪九年(1635),随贝勒多铎征明,入宁远、锦州界,牵制明关外兵援山西。崇德元年(1636),以功封固山贝子。前后随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大兜领部而得名。原居于安阳城(今甘肃秦安县东北,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东晋太元十六年(391),被西秦乞伏乾归与高平鲜卑破多罗部首领没奕于(时为前秦苻登骠骑将
北周起义首领。详见“白郁久同”(606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此卫《满洲源流考》所记与永乐四年(1406)八月设置之札木哈卫、五年正月设置之撒只剌河卫均称作色珠伦或色珠伦河卫。
?-1631后金将领,十六大臣之一。满族。那穆都鲁氏。世居那穆都鲁(前苏联滨海边区乌苏里斯克附近),以地为氏。东海瓦尔喀人。原为绥芬路(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境)屯长。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努尔哈赤令
书名。军事史书。16卷。明高岱(字宗伯,湖北京山人,汉族)撰。是书所录皆朝廷军事用兵情事。其中第9卷《开设贵州》,第11卷《平两广蛮》,第13卷《剿清平苗》,第15卷《诛灭岑猛蛮寇》,第16卷《平湖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