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左翼前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法库边门(今辽宁省东北)外,养息牧牧场之东,南至柳条边,北接科尔沁左翼中旗界。札萨克驻伊克岳里泊,会盟于哲里木盟。其地明初属福余外卫,后科尔沁部居之。明末,部众随首领奥巴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奥巴族叔洪果尔被封为多罗冰图郡王,任本旗札萨克,世袭。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法库边门(今辽宁省东北)外,养息牧牧场之东,南至柳条边,北接科尔沁左翼中旗界。札萨克驻伊克岳里泊,会盟于哲里木盟。其地明初属福余外卫,后科尔沁部居之。明末,部众随首领奥巴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奥巴族叔洪果尔被封为多罗冰图郡王,任本旗札萨克,世袭。
刊物名。1908年4月创刊。初由吉林省调查局主办,后由蒙务处主办。是一种具有启蒙性的刊物。以开通蒙民智识,藉以疏通蒙情。月刊,以蒙汉对照,内容有圣谕、历史、论丛、奏牍、时事要闻和市价等。1911年夏,
①蒙古语音译,意为“队”或“群”。由在一定地区内游牧的50—60户组成,为清代蒙古旗下基层组织,其首领称达鲁嘎,执行行政任务,特别是收税和分派徭役等。解放初内蒙古自治区牧区仍作为苏木之下的基层单位。不
部分壮族自称。壮语音译,亦译“布板”、“布蛮”,意为“村人”,与城镇居民相对而言。广西环江、钦州等地壮族均有这种自称。操壮语北部方言。
1894—1980国民党官僚政客。蒙古名布延泰,字巨川。内蒙古原卓索图盟喀喇沁中旗人。蒙古族。官僚地主家庭出身。早年读私塾。后毕业于北平蒙藏学校。1918年8月冒名顶替敖汉旗札萨克色楞栋鲁布到广东参加
见“赫哲族”(2422页)。
见“乌拉部”(334页)。
东汉时佛教译经师。原籍西域安息国。出身商人。灵帝(167—189)末年,自西域至洛阳贩货,曾官至骑都尉。性温良谦恭,常以法事为己任。通习汉文后,即致力于佛典翻译。曾与临淮人严佛调合作,译经2部。其所译
南方民族民间节日。亦称牛魂节。流行于壮、布依、侗、水、仫佬、毛南、仡佬、苗、畲等民族地区。举办时间不同,多于农历四月八日或十月一日举行。内容大同小异。如,壮族农民认为耕牛身强力壮,能犁田耙地,皆因牛的
金代女真文字手写字书。1968年2月原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在整理早年从我国盗走的西夏文献时发现。共2页。原编号3775—1号和3775—2号。第1页有文字6行半,第2页存5行半,背面左侧
地名。位于今山东益都西北。东晋穆帝永和六年(350),辽西鲜卑段龛自令支(今河北迁安县西)率部南徙,东据其地,称其王。十二年,为前燕所破,城失,归降。长乐元年(399),南燕都城滑台(今河南滑县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