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突厥语族

突厥语族

阿尔泰语系语族之一。包括古代碑铭语言、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献语言以及30余种现代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家,使用人口约1亿。在中国境内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撒拉、裕固、乌孜别克、塔塔尔等7个民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和青海省。另外,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阿尔泰地区有一部分民族成份为蒙古族的居民使用图佤语;在黑龙江省富裕县有少数柯尔克孜族使用一种不同于新疆柯尔克孜语的语言。这样,中国境内属于突厥语族的语言共有9种,使用人口约860万。突厥语族语言在类型上属粘着语。新词的构成和语法意义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在词根或词干上按一定顺序添加构词或构形附加成分完成的。突厥语族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已经为学者们所承认。这些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在语音方面:有元音和谐律,尽管和谐的类型在一些语言之间有所不同;绝大多数语言没有真正的复合元音;元音有前元音、后元音、圆唇元音、展唇元音、高元音和低元音之分;浊辅音r、m、n、l较少出现在词首;词首一般不出现复辅音;重音一般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在词法方面:名词有数、格、领属性人称等范畴,部分语言还有谓语性人称范畴;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关系形容词,性质形容词一般有级的范畴,包括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三种;动词有时、式、人称、数、态等范畴,有副动词、形动词和动名词等形式;量词和连词不很发达。在句法方面: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限定语位于中心词之前。在词汇方面:有一批为各语言所共有的同源词;构成新词的主要方法是派生法,并且以后加构词附加成分为主;不少语言的畜牧业词汇比较丰富;各语言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来源不同的外语借词。在突厥语族语言分类问题上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学者们根据不同的原则提出了多种分类法。较为流行的分法是将突厥语族分为西匈语支和东匈语支。西匈语支又分为布加尔、乌古斯、克普恰克、噶逻禄4个语组;东匈语支又分为回鹘—乌古斯、黠戛斯—克普恰克两个语组。有的语组又进一步分成若干个次语组。我国境内的9种语言中,维吾尔语(包括撒拉语)、乌孜别克语属西匈语支噶逻禄语组,哈萨克语、塔塔尔语属西匈语支的克普恰克语组,图佤语、西部裕固语属东匈语支的回鹘—乌古斯语组,柯尔克孜语属东匈语支的黠戛斯—克普恰克语组。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在历史上曾先后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和阿拉伯字母。中国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现在使用的是改进后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原苏联境内操突厥语的民族20年代曾使用过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30年代以后改为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土耳其1928年改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猜你喜欢

  • 邛都夷

    古族名。西南夷之一种。秦汉时居住在今四川西南地区。定居,务农,种水稻。秦时即通为郡县。西汉元光五年(前130),武帝遣司马相如通西南夷,于其地设邛都县。元鼎六年(前111),置越嶲郡。更始二年(公元2

  • 须虑

    古越人语音译。越人对船的称呼。《越绝书》:“越人呼船为须虑,即鸼也。”《正字通》:“船小而长者曰鸼。”

  • 德让宗

    清代西藏门隅地区所置宗之一。亦作“提郎”。相当于县。18世纪初设置。宗政府驻德让村,故名。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鲍罗里河支流章朗河(一作“比长河”)谷。※《君民世系起源明灯》载,“德让地方最早的人是

  • 杨洪

    ?—1451明代将领。字宗道。六合人。一说为苗族。祖父杨璟政以功为汉中百户。父杨璟战死灵壁,嗣职,调开平。宣德四年(1429),随军北征,至斡难河(今鄂嫩河),以精骑专巡塞上。善骑射,机智敏捷,以智勇

  • 奇勒尔人

    见“北山野人”(533页)。

  • 万俟道乐

    即“万俟道洛”(105页)。

  • 蒙格布禄

    见“猛骨孛罗”(2078页)。

  • 宁长真

    ?—627隋唐时钦州少数民族首领。钦州人。族属乌武僚(壮族先民)。钦州刺史※宁猛力之子。隋开皇二十年(600),父卒,遵父遗言率众入朝谒拜,钦准承袭钦州刺史职。大业三年(607),岭南动乱,奉炀帝诏令

  • 雌箭

    见“木箭”(255页)。

  • 三略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汉文兵书。原汉文本全称《黄石公三略》,作者佚名,伪托黄石公撰。西夏文译者佚名。木刻本,蝴蝶装,页面18.5×11.5厘米,面6行,正文行13字,注解小字双行占1行,行21字。版口有篇名和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