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纳木义语

纳木义语

又称纳木兹语,四川部分地区自称纳木义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木里、西昌、盐源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等县。使用人口约5千左右。纳木义语有方言差别,不同地区操纳木义语的人彼此交际有一定困难,因未作全面调查,提不出划分方言的意见。也有的学者认为他与纳西语较近。以木里县倮波乡纳木义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3套。有唇齿擦音和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复辅音有23个,分3类,一类是前置辅音加基本辅音构成14个复辅音;另一类是基本辅音加后置辅音构成5个复辅音;再一类是三合复辅音4个。前置辅音主要是同部位的鼻冠,它既和浊塞音、塞擦音结合,又和清送气塞音、塞擦音结合。单元音有23个,分4套,基本元音10个,鼻化元音8个,卷舌元音2个,紧喉元音2个。另外还有一个卷舌紧元音。复元音有19个,全是后响的,由i、u、y介音和主要元音构成,无三合复元音和辅音韵尾。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有:形态不很丰富,虚词和词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在名词后加后缀表示复数。量词较丰富,和数词连用时次序为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分单、双、多3类,第一人称双数和多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动词有体、态、式、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加前缀、后缀和重叠词根等方式表达,词根语音屈折变化的手段不丰富。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基本形容词多半用叠音形式,叠音形容词如表示程度的加深可再重叠。结构助词有领属、受动、处所、比较、从由等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数量词、形容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词汇特点有:单音节或以单音节构成的合成词是词汇的主要组成部分。四音联绵词较丰富。借词主要来自汉语,有少量彝语和藏语借词。派生词可加词头词尾构成。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有并列、偏正、支配、表述4类。

猜你喜欢

  • 镇真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敦敦河卫,并说清代有敦敦河,今有人据此定其在前苏联境内的阿纽伊河口。

  • 雍布拉岗

    唐代吐蕃古堡名。藏语音译,意为“母子宫”。地在今西藏山南乃东。相传为藏族第一位聂赤赞普时所建,誉为藏族首座古堡宫室建筑。初为赞普王室住地,后王室迁至拉萨,此堡渐为寺院场所。曾毁,康熙时(1662—17

  • 蒙哥

    1208—1259蒙古国第四代大汗。又译蒙格、忙该,蒙古语意为“长生”。乞颜·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母唆鲁和帖尼。自幼养育于伯父窝阔台汗处,随从出征,屡立战功。太宗二年(1230),

  • 须置离

    汉西域车师后王。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广新公甄丰奉命出使西域,王因无力承担使者所需牛羊谷刍,偕其右将股鞮,左将尸泥支谋投匈奴。事为戊己校尉刀护知觉,应召验问,辞服,被杀于都护治所埒娄城。兄狐兰

  • 克西克腾

    见“克失旦”(986页)。

  • 天聪朝臣工奏议

    书名。后金天聪六年(1632)正月至九年(1635)三月间诸臣的奏疏和策论汇集,凡97篇。1924年,罗振玉将清宫档案收入《史料丛刊》初编,遂定此名。反映满族兴起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情

  • 静塞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韦州静塞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12监军司之一。驻地韦州(威州,今宁夏中卫县韦州镇),初称韦州监军司,毅宗奲都六年(1062)改称静塞军。备宋环、庆2州。

  • 禄耶勒部

    见“诺雷”(1953页)。

  • 桐江集

    书名。元方回撰。8卷。作者以南宋严州守臣降元,任建德路(在今浙江新安江、湘江流域)总管。初编集于在任及解任留居时。建德滨桐江,因以名集。其人学问议论,一尊宋儒朱熹,崇正辟邪,不遗余力;为人行事见于周密

  • 长沙国

    古地名。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长沙郡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东汉复为郡。辖县十三,属荆州。民多为※槃瓠蛮后裔。其境内今有土家、苗、瑶等族散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