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饮食疗法

蒙古饮食疗法

蒙医提倡的传统疗法之一。始见录于元太医营养学家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此书总结蒙古族及其他民族饮食经验,对于如何择食养生、治疗疾病,如何避免食物中毒及解毒,皆有论述。至18世纪,益希班觉著※《甘露之泉》一书,进一步分析各类食物性质及其与疾病治疗的关系,从子实类、肉类、油类、菜蔬类、熟食类、成品类食物,以及食物调配,有毒和非宜食之禁忌,8个方面,详述饮食疗法及其要点。※《蒙医药选编》、※《蒙医传统验方》、※《珊瑚验方》等书亦对饮食疗法有较多记述。饮食疗法中占着重要地位的是马奶酒疗法。《元朝秘史》(《蒙古秘史》)中就有所记载。马奶酒可作腹泻剂、肿症的利水剂,强身的营养滋补剂,是牧区常用的一种疗法。

猜你喜欢

  • 张浩

    ?—1163金朝大臣。字浩然。渤海族遗裔,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置辽阳(今辽宁辽阳市)。本姓高,为高句骊始祖东明圣王朱蒙之后,曾祖霸仕辽时改姓张。通经史,尤长于诗。天辅(1117—1123)中,金太祖

  • 皮逻阁

    698—748唐代南诏第四世王。又作魁乐觉、蒙归义。乌蛮,姓蒙氏。※盛逻皮之子。开元十六年(728),父卒,继王位。初仅为蒙舍诏(南诏)一诏之主,后赂通剑南节度使王昱,获唐支持,于开元十八至二十五年(

  • 四不象

    即“驯鹿”(942页)。

  • 青姑娘

    白族民间古老叙事长诗。长期在云南剑川等地口头流传演唱。从其中一些古代白语词汇今已无人解释来看,产生时间很早,但从妇女受虐待的内容判断,应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并经历代口传者不断加工补充,今有几种记录本和整

  • 虎夫耶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宦教派之一。又译“虎夫耶”、“胡夫耶”。系阿拉伯语,意为“隐藏”、“低念”,或称“低念派”。据说该派源于中亚的苏非派乃格什板顶耶,于康熙初年由一个被称为“阿印科”(维吾尔语“月儿泉”

  • 忽木剌

    元代汉语白话。一作胡木剌。对景教寺院的称谓。景教(别作十字教)及景教徒称“也里可温”(142页)。

  • 夏宗寺

    藏传佛教寺院。又作峡峻寺、夏峻寺,皆为藏语“夏宗”之异译,在青海平安县。与青海之智革尔贝宗、班摩曲宗、阿琼南宗著称“安多四宗”。相传建于北宋。元至正十九年(1359),西藏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乳

  • 真理的献礼

    见“真理的入门”(1819页)。

  • 李延宠

    见“延宠”(818页)。

  • 土州判

    官名。清代改明时土州判官为土州判,秩从七品。为世袭文职土官。主要管理本辖区的土民事务,修职贡,纳租赋,供证调。颁给印信、号纸、顶戴。其承袭、革除、考核、升擢、降调隶吏部。为数甚少,仅广西阳万州1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