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蓝飞鹤

蓝飞鹤

1901—1930

革命烈士。畲族。福建惠安县人。1919年就读于厦门集美师范学校,后入泉州省立十一中,因参加学生运动,先后被开除。后又入明新师范,仍因组织学生反对不合理教育制度,被同学称为学潮健将。1925年任教于厦门禾山云梯中学,为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南渡新加坡、沙劳越等地,就职于华侨创办的学校,又因参加反殖民者斗争被驱逐回国。1927年在厦门、泉州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期间,结识中共闽南特委谭平山,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1930年调厦门任省委特派员,曾配合陶铸组织领导厦门大劫狱。七月,任泉州“闽南行动委员会”行动组织部长兼闽南红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闽南苏维埃政府筹委会副主席,赴惠安组织暴动。1930年9月16日领导惠安暴动初战得利,准备进攻县城时被民团包围,带病掩护部队突围,病发被捕,不屈被杀害。1955年惠安县人民政府在烈士故乡修建“蓝飞鹤烈士之墓”。

猜你喜欢

  • 雅尼

    参见“僾尼”(2249页)。

  • 宇文宪

    544或545—578北周宗室。又名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宇文泰第五子,母柔然达步干氏。初封涪城县公。魏恭帝元年(554),进封安城郡公。北周孝闵帝

  • 吐鹘

    金代女真人常服中的束带。参见“金人常服”(1477页)。

  • 妪厥律

    见“乌古部(332页)。

  • 元恂

    483—497北魏太子。字元道,又字宣道。鲜卑元氏(拓跋氏)。孝文帝※元宏长子。生而母死,由冯太后抚视。太和十七年(493),立为皇太子。十九年,奉诏赴平城奔太师冯熙之丧,其进止礼仪,皆是父所定。父每

  • 东岱

    藏语音译。唐吐蕃军政建置,意为“千户”,隶属“五如”或“四如”之下,设东本一千户长管理。详见“部落使”(1906页)。

  • 披袍仡佬

    古族名。又称披袍革老。以穿着贯首披袍而得名。族称始见于清代。分布在贵州镇宁、平远(今织金县)、水城、施秉、黎平等地。男女皆穿短衣,外披一袍,方而阔,无领,无袖,洞其中,以首贯之,前短后长。妇女以青线扎

  • 桑斋多尔济

    ?—1778清朝将领。蒙古族。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额驸多尔济色布腾之子。乾隆三年(1738),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幼孤,随母和惠公主至京,教养于内廷,嗣尚郡主,授多罗额驸。十九年(

  • 敕连可汗

    即“吴提”(1072页)。

  • 阿哈达

    清朝武官。满洲镶蓝旗人。初任佐领。康熙十三年(1674),从征叛藩吴三桂,由陕西进军四川,至朝天关,同前锋统领穆占败石存礼军。十四年,败吴之茂、王屏藩等四路来犯之军。十七年(1678),论功授拜他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