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藏内善后章程

藏内善后章程

全称《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清廷有关管理西藏地方军政事务的章程。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军驱逐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后,鉴于西藏各项制度松弛、腐败,为肃政绩以固防卫,翌年,乾隆帝命回师之清军统帅福康安会同达赖喇嘛等藏官奏订该章程,以法律条文固定之。全文共分29条,主要内容为:确定驻藏大臣的地位与达赖喇嘛、班禅平等,噶伦以下大小文武官员,一律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拣选,奏请清廷任命;官员之升迁赏罚,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处理罪犯须呈报驻藏大臣备案,官府、贵族、寺院所属封地内之人口户籍一律造册,以资稽查;地方设常备兵定额3千,分驻拉萨、日喀则等地,并规定清廷在藏驻军及地方官兵之编制、粮饷、赏罚等制度;一切外事统归驻藏大臣全权处理,侨商旅藏须持有驻藏大臣所发之执照,办理登记;规定外商贸易次数、期限,由指定关卡往来,并受查验;设置专门财政、金融机构,监督铸造银币,统一货币成色和折算比价,西藏地方赋税和收支,归驻藏大臣稽查总核,全藏差税之增减及各地储备粮饷数目由驻藏大臣统一核定、安排;达赖、班禅等大活佛转世在驻藏大臣监督下,通过金瓶掣签确定。此章程颁布后,驻藏大臣的地位及其全面督办藏内事务之权限更加明确。

猜你喜欢

  • 马守贞

    1548—1604明代女书画家、剧作家。号湘兰,字元(或玄)儿,小字月娇。金陵(今南京市)人。回族。姊妹四人中最小,人称“四娘”。曾为秦淮歌妓,性喜轻侠。工笔札,通文辞。与文学家王稚登(百谷)友善。工

  • 克缺饭

    新疆柯尔克孜族传统食品之一。柯尔克孜语,意为用原粮做成的饭。制法:先将小麦、豌豆、黄豆、大豆等各种粮食用猛火煮熟,再放进羊肉、葫萝卜、奶油、奶皮,用文火煮成粥,与汉族做腊八粥办法相近。各家不分贫富于“

  • 达康

    专指徭役。见“达康档”(729页)。

  • 莫那娄氏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部鲜卑部落名。亦作末那娄、莫耐娄,或误作“莫多娄”。西晋元康七年(拓跋禄官四年,297),该部大人倍斤率部入居辽东,并投拓跋氏。后随北魏徙居代郡(在今河北蔚县西南至山西大同一带)。北魏

  • 虚闾权渠单于

    ?—前60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壶衍鞮单于弟。原为匈奴左贤王。宣帝地节二年(前68),兄死,嗣立。时匈奴遭大饥荒,人、畜死者十之六七。其属部西嗕部南下附汉。三年,闻车师王附汉,引兵击之,遭汉侍郎郑吉

  • 喀喇沙尔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喀喇沙尔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喀喇沙尔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衙署有章京3员、笔帖式3员、委笔帖式11员、贴写通事10员,管理印房、粮饷、回务、台卡诸事。别有绿营守备1员

  • 太平金镜策

    书名。元东平布衣赵天麟撰。8卷。是至元(1264—1294)末作者先后向世祖所上建言书,累数万言,后编为此书。所经包括田制、农桑、赋役、户计、义仓、冗官、服章、祭祀、军事等方面,反映了元代社会经济和人

  • 白利土司屯月多吉

    明末康区甘孜北白利地区土司。又称白利屯月杰布。藏族。崇信本教,反对佛教,曾将萨嘉、格鲁、噶举、主巴、达垅巴及宁玛派等诸大德关入狱中,加以迫害,并以武力占领德格、邓柯、那雪六部、昌都及类乌齐等地,对西藏

  • 白霫三部

    见“白霫”(596页)。

  • 敕勒

    古族名。亦作赤勒、涉勒、赤狄、狄历、铁勒、丁零等,为汉文史籍中不同时代、地区、民族对该族的称谓。一说皆是突厥语Turk(意为“强力”、“气力”)的音译或音变、讹音,系对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民族之统称。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