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藏文大藏经

藏文大藏经

以藏文翻译和撰写的佛教典籍。初称※《甘珠尔》和※《丹珠尔》。吐蕃时期只有译经的目录集,如《秦浦目录》、《旁搪目录》及《登迦目录》,前两者已失,今仅存后者。最早版本为西藏纳塘寺古本。始于元仁宗(1311—1320年在位)由该寺高僧久丹日巴日迟(旧译释尊剑,山南人)及其弟子嘉木样巴克什、卫巴洛塞哇强求益西、译师索南约斯、汇若绛秋朋等,搜集不同版本,精心校勘,编纂而成,缮写了第一部手抄本《甘珠尔》及《丹珠尔》佛经,即首部写本藏文大藏经,藏纳塘寺妙音殿内,此后各种写本相继问世,诸如布顿大师精校本蔡公塘《甘珠尔》,即蔡巴甘珠尔夏鲁寺元《甘珠尔》及《丹珠尔》。以夏鲁寺为蓝本,又先后在仁蚌、泽塘、贡嘎、丹萨梯等地广为缮写。江孜第斯热丹衮桑帕巴又以纳塘《甘珠尔》为蓝本,经大译师图杰贝详加校定,写成名为《甘珠尔江孜天邦玛》大藏经。最早刻本始于明永乐之际,即永乐八年(1410)以宗喀巴校订之蔡巴《甘珠尔》为蓝本,在南京“刊梓”的《甘珠尔》。是为国内第一部刻本藏文大藏经。十二年(1414),明帝曾将该版《甘珠尔》赐萨迦派高僧正觉大乘法王昆泽思巴。此刻本为赤字版,附有汉藏文对照的永乐帝之《大明皇帝御制藏经赞》及《御制后序》。原存萨迦寺,今藏布达拉宫。此部《甘珠尔》经原为108函,今存106函。迨万历三十三年(1605),又在北京以永乐版为蓝本刻成黑字版《甘珠尔》藏文大藏经,史称万历版大藏经。此外又有天启元年(1621)纳西族木增土司刊刻之丽江版《甘珠尔》(后移里塘寺,又称丽江一里塘版《甘珠尔》)、清康熙六十年(1721)至雍正九年(1731)卓尼版、雍正八年至十年(1730—1732)纳塘版以及德格版、库伦版、拉萨雷巴版、拉嘉版等《甘珠尔》。其《丹珠尔》部成书晚于《甘珠尔》部。1334年(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夏鲁吉祥衮噶顿珠做施主,由布顿大师编出第一部藏文《甘珠尔》经,存于夏鲁寺金殿,并同时编出经目,即《丹珠尔目录如意宝珠》,后以此为蓝本又编出纳塘寺版。约在1682—1705年间,第斯桑结嘉措又写成金字本《丹珠尔》经文集,存于布达拉红宫奴玛甫神殿。刻印本则始于雍正二年(1724),谓之北京版《丹珠尔》。此外有1737年德格版,1741年纳塘版,1753—1772年卓尼版《丹珠尔》,嘉木样吉美旺波又为此编制了《佛语释意丹珠尔目录如意宝蔓》。《甘珠尔》及《丹珠尔》合为全藏藏文大藏经,一般只有《甘珠尔》经,则为单藏藏文大藏经。各版大藏经虽内容大体相同,但在编排次序、收文倾向、雕版、经纸大小、字体颜色、夹经版形制、经文精细度、经藏序言、插图与否等,都各具特色。明永乐、万历版在各方面均具备,堪称豪华珍本,但错字较多;德格版以收各家之言著称;拉萨版以注重收集格鲁派论著为特色;卓尼版以全藏而文字秀丽闻名;纳塘版以校勘精确誉满于世。上述雕版除德格版、拉萨版尚存外,其余雕版均先后毁失。有关内容参见《甘珠尔》(482页)、《丹珠尔》(377页)。

猜你喜欢

  • 蒙巂诏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地域最大。其王巂辅首卒,无子,弟佉阳照立,卒,子照原立,后丧明,子原罗质于南诏(蒙舍诏)。南诏第四世王蒙归义(皮逻阁,728—748年在位)密有兼吞之意,归还原罗,

  • 搏穆波果尔

    见“博木博果尔”(2153页)。

  • 武都羌

    西羌的一支。见: “参狼羌”(1551页)。

  • 八旗恩监

    参见“八旗贡监生”(31页)。

  • 刘秉彝

    1873—1940近代名中医。字德恒。天津人。回族。少时入工厂学徒,工余好读医书。后从清宫太医院御医马步青学医,研习内经、伤寒、金匮、本草温病等医学经典,得悉宫廷秘方、医术大进。光绪二十八年(1902

  • 归化垦务局

    旧官署名。亦称绥远垦务总局。清末,对蒙古地区推行“移民实边”政策,欲将汉民移入蒙区,开发蒙荒,借拍卖荒地筹饷练兵,以充实边疆,光绪二十八年(1902)初,清政府以“时局艰难,库款支绌”,委派理藩院尚书

  • 兀惹

    ①辽、金时东北部族名。又作吾惹、乌惹、屋惹、嗢(盟)热,或说即※“乌舍”异译。一说其来源于黑水靺鞨兀儿部。史未载其具体所在,一般认为约分布在今绥芬河中上游至乌苏里江流域一带,一说其地包括牡丹江广大山野

  • 蒙疆联合委员会

    日伪政权。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前身。1937年11月22日,在日本侵略军操纵下,由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伪※“察南自治政府”和伪※“晋北自治政府”合并而成。委员会设在张家口。所辖地域包括绥远、

  • 八儿思阔

    西域古地名。见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宣徽院使贾公神道碑》。《明宪宗实录》作巴儿思渴、把思阔。《边政考》作把儿思阔。清雍正九年(1731),筑巴尔库勒城,设安西厅,隶甘肃布政司,以安西同知驻其地。“巴尔

  • 盈江设治局

    行政区划名。明清为干崖宣抚司、盏达副宣抚司,属傣族土司。民国二年(1913),分设干崖、盏达弹压委员,民国五年(1916),改设行政委员,隶腾越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改设盈江、莲山设治局。盈江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