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袁纥

袁纥

高车(敕勒)之一部。为高车六种之一。原居于漠北今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后屡为北魏所掠,部分迁入漠南。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孝文帝征发四镇敕勒兵攻南齐。袁纥部首领树者不愿随魏军南征,遂举兵叛入柔然,后受招抚从漠北返回漠南。《隋书·铁勒传》作韦纥,唐称回纥或回鹘,学术界一般认为该部为维吾尔族先祖之一。

猜你喜欢

  • 女真族所建朝代名。收国元年(1115),完颜阿骨打所建。首都初为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改名中都(今北京)。贞祐二年(1214),迁都南京(即汴京,今河南开封)

  • 和硕特西右翼前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默勒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阿喇布坦拒从罗卜藏丹津叛,率众归清。三年(1725),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2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

  • 於句折

    见“据曲”(2039页)。

  • 吴元清

    即“吴凌云”(1075页)。

  • 阿昌语

    我国阿昌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以及保山地区的龙陵等县,使用人口2.7万左右。阿昌语有方言差别。分陇川、潞西、梁河3个方言。不同方

  • 龙桑科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湖广镇筸(今湖南凤凰县境内)人。苗族。嘉靖十九年(1540),遇旱灾,民饥馑,而官吏督征粮款甚急,激起苗民反征粮斗争。二十二年(1543),与贵州铜仁平头(今松桃西南)苗族首领

  • 段素贞

    即“段素真”(1698页)。

  • 山国

    西域古国名。在今新疆吐鲁番南库鲁克山中。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450,口5000,胜兵1000。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译长各1人。“山出铁,民山居,寄田籴谷于焉耆、危须

  • 阿史那土门

    ?—552突厥汗国创始人。又作吐门,意为“万夫长”。阿史那氏。大叶护吐务之子。初为突厥部落首领,臣属柔然,其众充柔然锻奴(铁工)。后部落稍盛,始与西魏通商,至塞上市缯絮。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宇文

  • 纳黑失只罕

    ?—1417※东察合台汗国第七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蒙古族。※沙迷查干汗之子。1415年,被※朵豁刺惕部※异密※忽歹达拥之为汗。与明朝互有使臣聘问。1416年,明廷赐以玺书、金织文绮、盔甲弓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