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
即“消奴部”(1933页)。
即“消奴部”(1933页)。
?—1665清朝武官。蒙古正白旗人。崇德三年(1638),从安平贝勒杜度征明。至山东,攻利津县,先登克其城,以功赐“巴图鲁”名号,授牛录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
见“咱雅班第达”(1628页)。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西陲要略》作吉木萨。乾隆三十七年(1772),在此筑恺安城。四十一年(1776),设济木萨县丞。光绪二十年(1894),重修,改名孚远城。二十九年(190
?—619隋代佛教译经师。译意“法密”。南印度罗啰国人。刹帝利种姓。俗姓弊耶伽罗。23岁出家。25岁受具足戒。开皇十年(590),奉命经西域各国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译经,住大兴善寺。至大业末年(618
明代西藏古地名。又作内邬宗。在今西藏拉萨市西南。永乐十一年(1413),明中央政府在其地置牛儿宗寨行都指挥使司(358页)。
元代诸色户计之一。蒙元时称伊斯兰教教士为答失蛮,元代定户籍,列之为诸色户计之一,与僧、道、也里可温户等享有免除差发徭役的待遇。规定须在回回寺内住坐,不得经营产业。实际上常开张店肆,下海贸易,并荫蔽世俗
学堂名。清代为皇族中※觉罗衍派子弟所开办的贵族学堂。宗人府办,以八旗分设为8学。由府请旨简派宗室王公8人总理学务、满汉京堂官8人分稽功课,由府于觉罗内选设副总管16人分掌8学。每学,设满书教习2人(镶
书名。俄国莫·阿·捷连季耶夫著。1906年彼得堡版。全书分3卷,约150万字。第一卷叙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寻找沙金,进军叶尔羌(今新疆莎车),4次出兵攻打希瓦,并自18世纪初年起,相继进犯中国准噶尔地区
?—552突厥汗国创始人。又作吐门,意为“万夫长”。阿史那氏。大叶护吐务之子。初为突厥部落首领,臣属柔然,其众充柔然锻奴(铁工)。后部落稍盛,始与西魏通商,至塞上市缯絮。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宇文
?—1026辽代大臣。字合鲁隐。契丹族。突吕不部人。史载其以久居近职,明习典故,善应对,故得帝宠。入仕初为本部吏,以勤恪为圣宗所闻。统和初年,补南院侍郎。十八年(1000),得权臣韩德让荐,升中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