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山遗稿
书名。金末元初杨奂(1186—1255)撰。2卷,附录1卷。奂,乾州奉天(今陕西乾县)人,字焕然,号紫阳先生。金末应试未中,元太宗九年(1237)应试东平,赋论第一。耶律楚材荐为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越十年致仕归。其诗文宏扩,有中原文献遗风。是集乃明嘉靖初南阳宋廷佐所辑,其中有《汴故宫记》,述北宋大内遗迹,《东游记》,述曲阜孔林古迹甚详,又有《考岁略》(载卷首)及传、志、题咏多篇,行文笃实不苟,必求有据,所作皆可备文献之征。常见有《适园丛书》本。
书名。金末元初杨奂(1186—1255)撰。2卷,附录1卷。奂,乾州奉天(今陕西乾县)人,字焕然,号紫阳先生。金末应试未中,元太宗九年(1237)应试东平,赋论第一。耶律楚材荐为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越十年致仕归。其诗文宏扩,有中原文献遗风。是集乃明嘉靖初南阳宋廷佐所辑,其中有《汴故宫记》,述北宋大内遗迹,《东游记》,述曲阜孔林古迹甚详,又有《考岁略》(载卷首)及传、志、题咏多篇,行文笃实不苟,必求有据,所作皆可备文献之征。常见有《适园丛书》本。
契丹族习俗。冬至之日,杀白羊、白马、白雁,各取其生血和酒。契丹皇帝北望拜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之罕山),奠祭山神,每岁是日,五京进奉纸造人马万余副,祭山而焚之。其俗甚严,非祭不敢近山。契丹黑山,如
清代八旗组织建置之一。以诸打牲部族人丁的原有血缘组织为基础,依照满洲八旗制度,陆续编旗设佐而成,佐领多为氏族首领。嫩江流域一带,明属奴儿干都司辖境,清初索伦、达斡尔、鄂伦春等打牲部落杂居于此。总名布特
唐在突厥地区设置的羁縻机构。高宗永徽元年(650)以平服车鼻可汗后置,析其众于郁督军山(又称乌德犍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北)。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隶单于都护府管辖。
即“万安宫”。(104页)。
明代乌思藏地方官署名。建置年代不详,其地在今西藏昂仁以西地区。史载洪武十四年(1381)十二日,遣人泐明出使西域之宗随入朝贡方物,赐其使。
唐代南诏职官名。为军事组织府中所设武职差判官,系主将、副将下属,负责征调、训练乡兵的具体事务及管区行政。参见“南诏官制”(1594页)。
见“阿史那斛勃”(1233页)。
15世纪哈萨克著名诗人。哲学家。原名阿山。初住金帐汗国都城萨莱,后牧居喀山,成为穆罕买提可汗(乌勒满别克汗)帐中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明正统十年(1445),汗死,金帐汗国瓦解后,返回哈萨克草原,任哈萨克
僜语音译。旧时流行于僜人地区的习惯法之一。当发生偷盗、抢劫、私通及其它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时,按传统习惯,受到伤害一方有权强行罚取肇事者的财物作为赔偿和惩罚,称“斗卡”。对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一定作用。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三月和永乐八年(1410)十二月所设木里吉卫均称作默尔根卫或默尔根河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