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
古县名。隋初改临湘县置,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昔※长沙蛮居地,多为※廪君蛮或※槃瓠蛮后裔。今其地已少见少数民族居住。
古县名。隋初改临湘县置,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昔※长沙蛮居地,多为※廪君蛮或※槃瓠蛮后裔。今其地已少见少数民族居住。
即“朵儿班”(840页)。
见“斤勒”(372页)。
即“爱马克”(1897页)。
元代吐蕃地方官员。藏族。14世纪人。娘氏贵族。先祖为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钵阐布之一的娘·丁增桑波。生于山南赞塘东部,名娘·查巴桑波。依元代吐蕃帕竹地方领袖大司徒绛曲坚赞,被任命为约卡达孜宗本(相当今县长
见“宇文毓”(899页)。
宕昌羌国首领。部落原居邓至羌西北,即白龙江、白水羌上游及其以西地区,居民2万余落,为西羌中强部。吐谷浑兴起,威逼其部,部落酋帅梁懃联合诸部,建立政权,始称王。传至其孙弥忽,于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
见“卜赤”(18页)。
春秋时白狄肥氏酋长。肥氏为春秋时的“子国”,故亦称“肥子”。白狄东迁时,肥氏入居今山西太原以东,建都昔阳(一说在今山西昔阳县境,一说在今河北晋县西北),奉鲜虞氏为盟主。周景王十五年(前530)六月,晋
渤海国宗王。宣王※大仁秀侄。唐穆宗(820—824)时被遣朝唐,获殊遇,穆宗授以卫将军,并降制曰:“我有十二卫将军,以率其属,皆匡备左右,为吾近臣,自非勋庸,不以轻授。”
金代兵种之一。金宣宗时(1213—1223),由河朔诸路回纥及乃满(即乃蛮)、羌人、吐谷浑和被蒙古俘掠逃归的汉人组成。不问鞍马有无、译语能否,选骑射优者充当。以石抹燕山奴、蒲察定住统之。待遇优厚,粮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