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加

阿加

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被统治阶级和奴隶。彝语“阿图阿加”的简译,意为“主人门里门外之奴”。因方言不同,又译作“瓦加”、“安家”等。由于来源各异,还有的称为“蒙柱”、“次黑”、“麻腰”、“策莫”(即“长毛”,系石达开部太平军,大渡河败散后沦为阿加奴隶者”)。汉称“安家娃子”,“分居奴”。约占总户数的33%。分别被兹目、诺伙、曲诺占有,无人身自由。但富裕者亦可占有本等级中极穷困的阿加。没有婚权和对子女的亲权。子女的半数被主子强行抽去作呷西或陪嫁丫头,剩下的也必须由主子配婚,继续繁衍奴隶。主子有权将其赠送、屠杀或全家出卖。被限定住在主子宅旁,有事外出需得到允许。常年为主子从事田野耕牧、家务劳作,青壮年男子亦为主子作护卫,在征战中卖命。耕种主子给予的小块耕食地,可以开垦少量荒地及租入田地,解决衣食之需。准许积蓄私产,但常在主子需要时被全部没收。无子户其财产归主人。极少数富裕者经主子同意,能用钱财赎身,取得某些自由,再加入曲诺家支,升格为曲诺等级。

猜你喜欢

  • 雅发罕鄂伦春

    清代对散处山野以纳貂为役的广大鄂伦春猎民的称呼。亦作“雅发哈俄伦春”。“雅发罕”,满语音译,意为“步下”或“步行的”。因其出猎少马多步行,故称,以区别于被调充驻防骑兵之※“摩凌阿(骑马的)鄂伦春”。后

  • 花腰

    见“罗武”(1415页)。

  • 侗水语支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语支之一。分布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省。包括侗语、水语、仫佬语、毛难语、拉珈语、僙语和莫语。使用人口180多万。侗水语支内部同源词的比例数达60%~70%;本

  • 布山

    西汉县名。三国至南朝因之。治所在今广西贵县。“布”为古骆越语音译,意为“泉水”或“人”。因当地有名泉或其山象“人”形而得名。《旧唐书·地理志》载:布山县,“古骆越所居”;《元和郡县图志》及《太平寰宇记

  • 新满洲

    见“伊彻满洲”(808页)。

  • 圣宗改革

    契丹王朝中兴时期的改革。辽圣宗耶律隆绪是契丹王朝第六代皇帝,从982至1031年,在位50年,是统治时期最长的国君。这一时期,契丹王朝达到了鼎盛。在位期间,对内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对原部族进行整顿,

  • 太安

    ①前秦哀平帝苻丕年号。385—386年,凡2年。 ②或作大安。后凉太祖懿武帝吕光年号。386—389年,凡4年。一说“太安”乃前秦苻丕年号,吕光袭之,非自建元。 ③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年号。455—4

  • 乌古涅里部

    即“乌古涅剌部”(345页)。

  • 段易长

    即“段正兴”(1696页)。

  • 色瓦

    藏语音译。藏族地区的重量单位,约合2厘。也有以6粒青稞为1色瓦,20色瓦为1两者。还有以此为计算单位,向利用其草场放牧牲畜的农牧奴征派、征收徭役、财物者,每一色瓦约为0.5※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