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特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即今新疆温宿县东北阿瓦特,又名盐山口。乾隆三十四年(1769)起,设台站于此。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即今新疆温宿县东北阿瓦特,又名盐山口。乾隆三十四年(1769)起,设台站于此。
唐时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之将。贞观二十二年(648),率军5万御阿史那社尔所率之唐军,败退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县),守城月余,城破与白诃黎布失毕同时被俘,执送长安获赦,仍佐龟兹王归国执政。后降西突厥阿史
见“耶律剌葛”(1315页)。
官名。清代内务府武备院下管辖弓匠之官。初称弓匠固山达,后改称弓匠协领,※包衣七品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称司弓。四十四年(1779)定:正职3人,各给六品顶戴,食七品双俸;委署司弓3人,各给七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或译宰生,一说又称三温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丙兔台吉子。部名威兀慎(畏吾儿沁)。嘉靖三十八年(1559),随祖、父进入西海(今青海),逐走原右翼异姓领主亦不剌部下卜
即“乌斯”(330页)。
明代蒙古对人的称呼之一。蒙古语音译,亦译赛音库蒙,汉译为“好人”。意思有多种:①指与“恶人”相对的“好人”。 ②称平民中的上等阶级或富有者。其人身虽隶属于贵族、领主,并向领主交纳贡赋,服兵役、差役(可
明代藏区古地名。《明史》称“其地在四川徼外,视乌斯藏为近”。灵藏康方言读为“林丛”,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之邓柯南境。永乐五年(1407),明廷封其地政教首领著思巴儿监藏为※赞善王,赐金印,诰命
?—1641清初将领。蒙古察哈尔部人。姓乌弥。初为察哈尔部大臣。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兵败后,率200余户从哈屯河归附后金,隶蒙古正黄旗。崇德元年(1636),授一等男爵。三年(1638)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兀里卫。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八年(1410)十二月所设之兀列河卫、永乐十二年(1414)九月所设之兀列卫分别称额埒河卫、额埒卫。
清嘉庆年间苗族举人。又名麻心俱。湖南西部猪崽坡人。嘉庆年间(1796—1820),应试中田字号举人。曾建议再增设廪生,增生名额,以培养苗族青年。在其出任武昌学政期间,选拔培养不少苗族人才,为民族教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