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尔泰

阿尔泰

①(?—1675)清朝将领。汉军正红旗人。世居开原、铁岭。父郎赛本姓刘,天命年间归后金。崇德七年(1642),隶正红旗汉军,为固山额真。以父荫恩授吏部员外郎。顺治七年(1650),升郎中。十二年(1655),袭父佐领,升参领。康熙三年(1664),擢湖广辰常镇总兵官。七年(1668),调浙江黄岩镇总兵官,镇守宁波、绍兴、台州3府。十三年(1674),以耿精忠据福建反清,攻浙江,领兵迎战。因守城参将武浩暗降为内应,势孤被擒,幽於福建,拒诱降。十四年,与福建总督范承谟同时被害。 ②(?—1773)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雍正(1723—1735)年间,以副榜贡生授宗人府笔帖式。乾隆(1736—1795)初,授兵部员外郎,屡迁至山东巡抚。任内疏浚河渠,整修河堤,有政绩。二十八年(1763),擢四川总督,加太子太保。其治蜀之策:以成都为中心修治道路,陆路北至广元,西达松潘,东抵夔州;兼修大渡河泸定桥;水道自万县入湖北境内,共凿治险滩100余处,并议筑都江大堰。三十五年(1770),授武英殿大学士,留总督任。三十六年,金川土司叛乱,力主抚慰,违乾隆帝旨意,被夺大学士、总督职,留军治饷。三十七年,仍以散秩大臣办理军需。旋以军粮供应迟误,被逮问。又以为天坛采购楠木心怀不满,及有赃私之事发。三十八年,逼令自尽。

猜你喜欢

  • 鄂齐尔

    ①(?—1657)清初大臣。蒙古族。科尔沁兀鲁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明安孙,※昂洪子。天聪七年(1633)父卒,袭三等副将。次年,改三等梅勒章京。顺治年间(1644—1661),三次晋升,又以罪降职

  • 延清

    1846—1918清代蒙古族诗人。字子澄,号铁君,也称阁笔老人。蒙古镶白旗人,巴哩克氏。自幼习汉语,读诗书,聪慧过人。同治九年(1870),补丁卯科优贡。十二年(1873),中举人,继中进士。先后在工

  • 沈白

    蒙古国开国功臣。又译沉伯、沉白、闯拜。逊都思氏。※锁儿罕失剌子。原附属泰赤乌部,为脱朵延家奴。铁木真(成吉思汗)早年被泰赤乌部塔儿忽台执禁,得其父子营救,幸免于难。后归附铁木真,随从统一蒙古诸部。宋嘉

  • 法书考

    书名。元代畏兀儿书画家※盛熙明撰。8卷。熙明先祖居曲先(今新疆库车),后徙豫章(今江西南昌)。精通本民族文字,又深受汉族文化熏陶。清修谨饬,笃学多才,工翰墨,通六国书。曾参预编修《经世大典》。晚年定居

  • 弗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四年(1406)八月所设福山卫同作斐森卫

  • 漒川侯

    封爵名。前秦建元七年(371),苻坚以吐谷浑王碎奚(亦作辟奚,335—376年在位)遣使献马5千(一作50)匹,赐以是封爵。碎奚居漒川郡(故治在今青海东南境),因以郡名为爵号。侯,为古代五等爵(公、侯

  • 开荒地税

    藏语“萨洛波玛”或“萨伯波玛”的意译。因开荒地多是在原有耕地边沿扩垦,又称开边地。原西藏地方政府曾规定,开生荒三年以内不征税。逾期,如属官府领地,每年得交粮产量的十分之一作地租,藏语称为“萨达久苏尔”

  • 能尚

    景颇语音译。汉语称“官庙”。详见“祭官庙”(2088页)。

  • 杨教化

    1276—1309元朝大臣。唐兀人。失剌唐兀台子。幼事武宗於潜邸,令掌成宗所赐玉印为枢密符令之用,从镇北边。大德十年(1036),以军事入奏京师,且请领岁赐,遇太府卿某遏制执其券不下,即责以大义,且持

  • 马腾翼

    1694—1758著名伊斯兰教人士。中国伊斯兰教大拱北门宦(属嘎底林耶派)创始人祁静一得力门生。东乡族。世居甘肃东乡黑泉沟坪庄。精通阿拉伯文、波斯文,具有渊博的伊斯兰教知识。初任四川省阆中县大礼拜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