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雉水蛮

雉水蛮

南北朝时期龙山雉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以水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河南襄城西部郏县东南。蛮帅鲁奴子屡为南朝边患,扰龙山,欲归北魏,径北魏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蛮帅鲁轨言于北魏,以鲁奴子为四山王。后鲁轨子鲁爽归南朝刘宋,鲁奴子亦求归宋。元嘉二十八年(451),与雍、豫、荆州诸蛮反,攻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东北),宋南阳太守朱昙韶遣军征讨,先失利,又增兵攻之,乃散走。后不闻,其裔大多融于汉族。

猜你喜欢

  • 阿玛阿搓

    云南红河一带哈尼族崇拜的龙树神。每个家族和村寨都有龙树。每年夏历二三月间,各家族、各村寨举行隆重的祭龙树活动,由家族长、村寨头人主持,届时杀牲祭祀,村民饮酒歌舞,狂欢二三日。妇女不能参加。但在元阳县下

  • 宣抚司师爷

    幕僚。清代置,分掌宣抚司文案、刑名、钱谷等。见“宣抚使”(1746页)

  • 胡母思山部

    见“忽母思部”(1489页)。

  • 东八个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裕固语称“依曼戈勒玛”,意为“交八匹马”(因交八匹“茶马”,故名)。分布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康乐区的寺大隆,大草滩、红石窝、东牛牦等地,操东部裕固语。共有7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

  • 北翟

    见“狄”(1103页)。

  • 吉里亚克

    见“费雅克”(1771页)。

  • 奇哩布

    ?—1784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策伯克多尔济之弟。初率部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乾隆三十六年(1771),与兄随渥巴锡东返祖邦,受清廷封一等台吉。四十三年(1778),兄策伯克多尔

  • 农安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于契丹东京道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是我国现存最北的一座大型砖塔。建于辽圣宗时期(982—1031,一说建于金初)。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已残破,经整修,现高43米,

  • 后赵高祖

    见“石勒”(447页)。

  • 额鲁特前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阿喇布坦(一称丹津阿喇布坦)初与噶尔丹同牧于科布多。康熙四十一年(1702),率众归清,封多罗郡王。四十二年建旗,授札萨克。初驻牧推河。雍正九年(1731),因惧噶尔丹策零侵袭,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