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雍州蛮

雍州蛮

南北朝时雍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廪君或※槃瓠之后裔。分布在今沔水流域中游,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区。南朝宋置宁蛮校尉以领之。刘宋雍州刺史刘道产善抚其众,故原不服官者,莫不款服。蛮无徭役,强者不供官税。蛮户仅输谷数斗,而民户(指汉人),则赋重,故多有入其境者。其居地多深险,刺史引其出山徙平土,缘沔水而居。元嘉十九年(442),刘道产卒,诸族反,屡败宋师。宋以※沈庆之为建威将军多次进讨,破沔水流域诸蛮。后,宋文帝子刘骏(世祖)出巡雍州时,亦因群蛮断道,水陆梗阻,停大堤(今湖北宜城)不得进。遣沈庆之讨之,宋将深式等被杀,后始平定。继而,沔北山蛮复举兵,据山为阻,矢石具用,官军受阻。沈庆之等斩山开道,立营于山上,据验要,始破之。南齐永明五年(487),雍、司州诸蛮复起事,与北魏通。其民善战、淳质,婚丧渐合于礼数。边僻地区者仍保留故俗。其后裔分别为汉、土家、苗等民族。

猜你喜欢

  • 庄秃赖

    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全称威正庄秃赖台吉,蒙文史籍作钟都赉卫征诺延。孛儿只斤氏。※吉囊孙,※班扎喇卫征(克邓威正)次子。驻牧于神木和孤山(均在今陕西东北部)以北,来往于榆林(今陕西东北部)、昌宁

  • 岩大五

    约1836—1871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本名顾馥春,参加哥老会后,为首领之一,称大五,故称岩大五。贵州都匀府凯塘(今凯里凯棠寨)人。苗族。咸丰三年(1853),参加※高禾、※九松领导的苗民起义

  • 大凌河

    河名。古称白狼河。蒙古语称傲木伦。在辽宁省锦县东。源出大宁境,自义州西60里入境,南流,经广宁左右屯卫,入海。又有源出边外喀喇沁尾苏图山之敖木伦河,自义州西九官台门东流入。绕义州城北,东南流,经杵头山

  • 至元宝钞

    即“至元通行宝钞”。

  • 河南孟县回民抗粮斗争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三月,河南怀庆府(府治今沁阳)所属孟县桑坡回民,为反对增加赋税,涌进县城,要求减免。县令孙彭寿下令开枪,死6人。孟县、温县回、汉族人民愤起,聚众万余,冲进县城,痛打孙彭寿,焚

  • 天佑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正明年号。?—1094年。

  • 哈剌和林河

    元代河流名。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之一支。发源于哈剌和林山。“哈剌”意为“黑”,“和林”一说意为“岩团”,一说意为“营帐”,即“黑岩团”或“黑营帐”。《元史·地理志》称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所建都城哈剌和

  • 驻防八旗

    清代驻防各省八旗官兵之称。兵员,由※京旗各佐领内平均抽调而组成。分兵镇守都城以外各重要城市或军事要点。关外时期始行之。入关后,草创驻防,多以固山达为长官率兵出戍。以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合驻于一城者原寡

  • 答儿麻

    见“答儿麻失里”(2240页)。

  • 湟川郡

    古郡名。北凉析※湟河郡地置。治黄川城,今青海省贵德阿什贡附近或其以西不远之地,以治所名郡。辖地相当今化隆与贵德交界地带。北魏时吐谷浑曾据有此地。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