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霍集占

霍集占

?—1759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号小和卓木。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人。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玛罕木特次子。出生于伊犁。康熙三十九年(1700,一说1715),父为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所败,与父、兄※布拉呢敦俱被准噶尔拘囚于伊犁阿巴噶斯、哈丹鄂拓克。乾隆二十年(1755),归附清军。次年,乘阿睦尔撒纳叛乱之机,纠众潜归南疆,煽惑布拉呢敦反清,杀清副都统阿敏道,潜称“巴图尔汗”。史称“大小和卓之乱”。二十三年(1758),率兵据守库车,抵御清靖逆将军雅尔哈善军。势蹙,夜窜阿克苏、乌什,均遭拒。复逃叶尔羌(今莎车)。寻,偕兄布拉呢敦围困清定边将军兆惠于喀喇乌苏(黑水)。后为定边右副将军富德、巴里坤办事大臣阿里衮援军所败。二十四年(1759)夏,弃叶尔羌,遁逃霍斯库鲁克山(意为双耳山),据险设守。复败,又相继窜逃帕米尔阿尔楚尔岭、伊西洱库尔淖尔(叶什勒池)。再败,逃往巴达克山(今阿富汗境)。七月二十八日,于巴达克山为该部所杀。

猜你喜欢

  • 巴尔珲岭

    清代新疆山名。见《西域水道记》。《乾隆内府舆图》作巴尔浑必拉(“必拉”,满语意为“岭”)。《西陲总统事略》称巴尔浑大山。位于今中亚伊塞克湖南。

  • 泉皋之戎

    古族名。戎的一支。居河南伊、洛二水间。周襄王三年(前649),襄王异母弟王子叔带阴谋篡位,引其与伊洛、扬拒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洛邑(今河南洛阳西),焚东门。襄王出奔于郑,向秦、晋告急。晋惠公伐戎救周。

  • 萧特末

    辽代大臣。字何宁。汉名英。契丹族。史载其为人机辨任气。辽圣宗太平年间,累官安东军节度使,以才能称道。十一年(1031),受召为左祗候郎君班详稳。未几,迁左夷离毕。兴宗时,重熙十年(1041),累迁北院

  • 到查发

    大玛哈鱼籽。赫哲语音译。大玛哈鱼(鲑鱼),是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人网捕的主要鱼种,除将鱼肉晒成鱼干储存外,也将营养极丰富的鱼籽晒干保存到冬天吃。可单吃,也可捣碎后与鱼肉松或小米粥等拌在一起食用。

  • 蛮僚

    ①中国古代对南方僚人的别称。时亦用以通称南方少数民族。参见“僚人”(2254页)。 ②畲族名称出现于史籍之前,活跃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畲族先民用此相称,如《云霄厅志》载:“(唐)高宗总章二年(6

  • 石抹老斡

    见“石抹仲温”(455页)。

  • 白布克库达

    解放前新疆柯尔克孜族婚俗。柯尔克孜语音译,意为“幼年订婚”。一般在儿童刚长至三四岁左右时,即由双方父母或氏族首领包办订婚。订婚时男方要给女方送财物和牲畜做聘礼。解放后已逐步被淘汰。

  • 纰论伽罗笃波

    藏语音译,吐蕃官名。职司是外事总管,高于一般“纰论”(外事官)。《唐蕃会盟碑》中有此官名。详见“纰论”(1265页)。

  • 长官司长官

    官名。为土司制度中长官司或军民长官司主官。名称始于元代,以民匠提举司所领地域阔远,人户散处,于政不便,因酌远近众寡,于北部、东部、西北部立长官司分领之,掌军兵、民匠及钱粮等事。其置于西南诸溪洞者,谓之

  • 让那你

    傈僳语音译,意为“男人节”。旧时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男子的节日。节期在每年夏历正月初九,相传“男人有九个魂”,故定于是日举行。这天,男子不外出劳动,也不做家务,只是在饭前祭祀一下祖先和其它神灵,一切家务